次韵和长文禖祀郊外见寄并呈韩子华

鹁鸪知雨在桑中,雄逐雌飞自不同。
胡粉未生轻蝶白,燕脂先绽野樱红。
高高树里秋千月,猎猎墙头蓓蕾风。
晓下祠坛多寄咏,衣冠方侍大明宫。

作品评述

《次韵和长文禖祀郊外见寄并呈韩子华》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鹁鸪知雨在桑中,
雄逐雌飞自不同。
胡粉未生轻蝶白,
燕脂先绽野樱红。
高高树里秋千月,
猎猎墙头蓓蕾风。
晓下祠坛多寄咏,
衣冠方侍大明宫。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在参加禖祀郊外活动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场景,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宫廷生活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对鹁鸪、雨、桑树、蝶子、樱花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变化。鹁鸪是一种鸟类,它们在桑树中知道雨要来了,雄鸟追逐雌鸟,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规律。胡粉是一种白色的粉末,蝶子还没有飞舞,所以它们的颜色是白色的。而野樱花则已经绽放,展示出鲜艳的红色。通过这些描绘,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季节的变迁相结合,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感叹。

接下来,诗人转向社会场景,描绘了高高的树上挂着秋千,月亮也像秋千一样摇摆。墙头上吹来了风,吹动着蓓蕾,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些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秋天活泼而美丽的景象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思念朝廷生活的情感。清晨从祠坛下来,多有咏史之情,衣冠之士正在侍奉大明宫廷。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场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宫廷生活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把握,诗人创造了一幅秋天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美好。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骥伏盐车饥不行,疲牛与尔饱平生。子荆自是佳公子,亦向人前作汝声。

犀牛扇子有来由,几度拈来几度休。荷叶乱倾珠的皪,一番雨过碧溪头。

君今侍紫垣,我已堕青天。委废从兹日,旋归在几年。心为西靡树,眼是北流泉。更过长沙去,江风满驿船。

羣仙停鹤驭,玉佩摇空山。金丹定分子,往缀通明班。

同榜同僚同里客,斑毛素发入华筵。三杯耳热歌声发,犹喜欢情似少年。

嵯峨阊门北,朱旗散广川。控带莽悠悠,惨淡陵风烟。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去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

颓城百雉拥高秋,驱马临风想圣丘。此道门人多未悟,尔来千载判悠悠。

楚楚才名六尺身,此间襟度有殊珍。瓶无馀粟难论富,箧有风光不似贫。

所得乃三益,相从非一朝。龙方卧陇底,鱼肯似阳桥。月看玉奁满,风吹金烬销。少留吾亦住,不待楚词招。

江头三日击扁膛,秋浦齐山欠一游。已自无人念羁客,更禁风雨作春愁。

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两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亦缁人衣。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翊运勋臣第一家,却于翰墨掇英华。谁知忠孝千年事,不逐春风落水花。

流泉隋石壁,清韵传幽林。讵知水石韵,可契琴筑音。支筇听之久,凉风吹衣襟。更待月下来,同我清夜吟。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谓南村。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莫作封君看,慈祥若父兄。化教虞芮逊,和了触蛮争。列戟犹森卫,曹装忽趣行。要知莆俗厚,冠盖送倾城。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高楼欲暮花含烟,嫣红落粉愁无眠。含羞起舞银烛前,玉纤轻抹鸳鸯弦。鸳鸯弦,凤凰曲。移妾心,置君腹。

古人不可见,末习徒纷然。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世道既若兹,淳风何当还。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