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岩起绿萼梅

村上未闻睍睆,杯中初荐屠酥。
谁遣云英萼绿,临风摇曳轻裾。

作品评述

译文:
在翠绿的梅花上写下这首诗,以回应岩起所创作的诗作。在村庄里,还没有听说过睍睆这种美酒,而在我杯中初次品尝了它。谁能将云英的茶叶研磨成绿色的汤水,风吹拂时,它们轻轻摇曳着,仿佛舞动的衣裙。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以次韵回应岩起的《绿萼梅》而创作的。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村庄中首次品尝到睍睆,一种美酒,以及在风中摇曳的云英茶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美酒和美茶的赞美,同时展现了梅花轻盈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村庄中的美酒和茶叶的描绘,以及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诗人通过描写梅花轻舞的形态,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梅花的婉约之美。描述美酒和茶叶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其与梅花的清雅形象相呼应,增添了整首诗的意境和艺术感。这首诗以细腻、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中细小而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己。萧萧若凌虚,襟带顿销靡。车服率然来,涔阳作游子。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秋情宁风日,楚思浩云水。为语弋林者,冥冥鸿远矣。

庵前桃李春争开,雪里见花惟有梅。莫谓枝梢有分别,根本自异非人栽。

不作栋梁用,偏寻山寺居。但闻声似鼓,谁识木为鱼。

泛舟谁畏海门津,丈室来寻彼上人。麈语欲求青眼旧,友心未爽白头新。黄家羊卧藩篱晚,梅氏仙游岛屿春。糊饼馒头看手段,观音妙智在尘尘。

御幄千旗拥,屯营万绮环。祥烟随凤跸,瑞日映龙颜。金鼓辕门乐,衣冠彩仗班。嵩呼来父老,声动五云间。

水容静若鉴,天影倒虚明。勿使川风动,波生便不平。

榔栗婆娑昼影圆,披襟凝眺此翛然。鹂留便作林间伴,正是麰黄椹紫天。

满朝宰相出通州,迎接三宫晏不休。六十里天围锦帐,素车白马月中游。

鬓云斜軃凤钗横,偷折花枝傍水行。更有恼人肠断处,慢回娇眼笑盈盈。

卖臣五十贵何疑,衣锦怀章亦未迟。苕霅有情依替毂,簪缨无数足亲知。只消笑同长安得,何用歌穿郢市为。江汉且漳吾老矣,药囊如栉气如丝。

绿发如云艾绶青,弦歌百里久沈英。琴台滞讼投刀释,月观雕章梦草成。紫芋蹲鸱编富籍,飞觞浮蚁析朝酲。何当入会甘泉计,玉树扶疏倚太清。

初日轻烟溪上桥,远峰积雪未全消。东君也是多情思,先遣青光到柳条。

组练横陈壮士貔,想因舞羽去穷奇。千山白发存公道,十日清吟费老诗。待伴易锁春有脚,交光最胜月如眉。只愁无着梅花处,东绢平章付伯时。

尽日间窗财选仙,小娃争觉倒盆钱。上筹得占蓬莱岛,一掷乘鸾出洞天。

小雨催耕苦未匀,东风吹水起鱼鳞。兵戈关塞今年定,灯火江城此夜新。万点飞花愁客子,一天明月属游人。旧时面壁胥居士,何处笙歌作好春。

清风遗句满人间,灭后天台迹更闲。碑折塔摧人不顾,不堪冥目想空山。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老去逢春倍感时,兴来聊复对芳菲。月明更觉花枝好,风动还惊雪片飞。一笑休辞今夕醉,四并须信古来稀。乘闲莫惜频相过,要共携壶上翠微。

草色青青汉水新,异乡听雨怕逢春。客怀不似今年恶,频向东风送故人。

肠断春风杨柳花,中原何日再京华。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从传舞两娃。会见敌营如竹破,不应淮甸又兵加。频年寒食常为客,强索芳樽乐有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