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终贾年方妙,萧曹地已亲。
优游太平日,密勿老成人。
抗论辞多秘,赓歌迹已陈。
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庭臣。

作品评述

诗词:《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终贾年方妙,
萧曹地已亲。
优游太平日,
密勿老成人。
抗论辞多秘,
赓歌迹已陈。
功名千载下,
不负汉庭臣。

中文译文:
最后贾年方才明媚,
萧曹地已亲近。
在太平盛世中自由徜徉,
不愿老去成为世故之人。
积极参与辩论,言辞多藏秘密,
创作的歌颂已经留下了痕迹。
功名传承千载,在这里不辜负作为汉朝朝臣的责任。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写给已故的晏公的挽辞。晏公是王安石的故友,他的去世使王安石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思索。诗中表达了王安石对晏公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的体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哀思和追忆之情。首先,诗中提到晏公的去世,用"终贾年方妙"来形容他的离去,表示他在晚年才达到了全盛时期的才华和成就。接着,作者回忆起与晏公的友谊,以"萧曹地已亲"来表达二人情谊深厚,彼此亲近。然后,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世故之人的厌恶,希望保持自己的清新和独立。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积极参与辩论,言辞中包含着许多秘密和深意,同时也指出自己创作的歌颂已经留下了痕迹,表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最后一句"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庭臣"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追求和奋斗,表示他不会辜负作为一名臣子的职责。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展现了王安石的豪情壮志和坚守初心的精神。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马剑何妨壮,琴书半不轻。心通平野阔,眼接众山明。老大空行李,疏慵岂利名。夏侯知苦学,殊未劝归耕。

池光阑槛倚斜晖,把酒看花醉不归。但放鸳鸯相对浴,休惊翡翠一双飞。

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东邻嫠老难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记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更四双蓂荚,十分桂魄,中元佳致,妆点初秋。蔼蔼非烟,濛濛如雾,锦水郁葱佳气浮。人人道,是王孙帝胄,今日东朝。银潢万叶源流。见一点长庚辉绛霄。似东平为善,河间献雅,风流酝藉,西汉诸刘。恰遇称觞,蓬壶歌缓,满酌蒲萄双玉舟。椿松等算

山淡长疑雨,看山自捻髭。暝云延晚迳,秋蔓亚疏篱。院静凉於水,人閒瘦似诗。移床眠对竹,莫与俗人知。

诸公学道,莫学奇怪。无为无作无赛。百不歌中四句,偈内持戒。身心木雕泥捏,遇千魔、万难不采。常宁耐,常宁耐常耐,宁耐宁耐。悟彻观天之道,执天行关要,自是交泰。常处真常常应,常静常在。真常真欢真乐,现真如、超越三界。真无坏,真无坏,无坏无坏。

君到中峰力不加,却疑绝顶事皆夸。烟含晚市微分塔,日照邻州近隔沙。

积雪三十日,车马路不通。贫病交亲绝,想忆唯愿公。春鸠报春归,苦寒生暗风。檐乳堕悬玉,日脚浮轻红。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更候四体好,方可到寺中。

高台收晚照,远思浩无穷。竹里清飚泛,山高翠霭蒙。九层平可上,一径曲能通。谁揭凌虚字,名浮亦未公。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扫除狡狯蓄神机,开顶葫芦不置扉。人物已从垣外见,真形渐向市中微。杯成白鹤冲霄去,剑化双龙破浪归。自此更无毫发累,绿毛绕体欲成衣。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诗赋科。白苇黄茅供一扫,英豪人物未消磨。

木落千山秋又深,病无眼力怕登临。所须一雨添清涨,送我归舟返故林。

张侯写山工写奇,笔力可追黄大痴。鲈鱼江头一斗酒,墨花散作秋淋漓。前峰崒嵂如束笋,后峰盘拏来不尽。突马方惊滟滪高,啼猿忽觉蓬莱近。水枫离离开锦屏,峡泉历历鸣瑶筝。幽葩自炫晨露洁,小草不奈繁霜零。兵余僧舍总摇落,何意空林见楼阁。十年碌碌走湖城,重忆山阴旧岩壑。

昨朝邻家饭,叠俎肉暨鱼。今晨自家粥,单簋笋与蒲。不为昨而腯,不为今而臞。面前有丰杀,此腹只自如。所以颜氏子,箪瓢靡求余。

东望西江水,高义在云台。到今用钺地,霜鸿有馀哀。

楼兰勋业竟悠悠,聊作人间汗漫游。半谷云霞丹灶熟,一天雷雨剑池秋。徜徉药市经旬醉,问讯巢仙数夕留。却过故庐应一叹,岸边犹系采菱舟。

弃斥非高隐,林居值晚秋。风云日惨变,感彼岁月遒。秀蔓依檐槁,陈叶当窗投。晚花弄余秀,畦菜枝新柔。闲居妙观物,贫贱吾何忧。寂念师竺瞿,齐物信蒙周。

高岫拟耆闍,真乘引妙车。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

山游灵运屐,寺乞简栖碑。岁计多栽菜,流年懒问蓍。醉眠书当枕,禅戏偈成诗。鬓白非今日,何劳晓镜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