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二首

古人谨庙萃,后世重墓藏。
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
富贵出葬穴,此说何渺茫。
含禭富珠玉,所见尤不长。
自从开辟来,天地几战场。
祸乱遭发掘,不免帝与王。
甚者有逆孙,暴其先世丧。
何由系彼颈,巨刃挥天扬。

作品评述

《杂兴十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词,描绘了古代人们对祭祀和陵墓的重视,以及后世对古人智慧的传承。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杂兴十二首

古人谨庙萃,
后世重墓藏。
埋骨冀裕后,
其术传青囊。

富贵出葬穴,
此说何渺茫。
含禭富珠玉,
所见尤不长。

自从开辟来,
天地几战场。
祸乱遭发掘,
不免帝与王。

甚者有逆孙,
暴其先世丧。
何由系彼颈,
巨刃挥天扬。

译文:
古代人们崇敬祭祀祖先,
后世人也重视陵墓的保存。
他们埋葬骨骸,期望能够延续后代,
古代智慧的传承保存在青囊之中。

富贵者甚至在陵墓中安放珠宝玉器,
然而这种富贵和财宝的显现是短暂的。
自从开始创造天地以来,
天地就成为了战争的场所。
祸乱之后,陵墓常遭到盗掘,
帝王也无法幸免于此。

更糟糕的是,有些人甚至侵犯了先人的尊严,
肆意破坏他们的陵墓。
我们如何能够约束这些人的恶行,
巨大的刀剑挥舞在天空中。

诗意和赏析:
《杂兴十二首》通过对古人庙祭和后世陵墓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仪式和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历史遗迹和智慧传承的忧虑。诗中提到的庙堂祭祀和陵墓被视为古代社会中重要的仪式和传统,代表着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后代的期望。然而,作者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这些传统和价值正在逐渐淡漠和遗失。

诗中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无情变迁,天地成为了战争的舞台,帝王与王侯的陵墓也遭到了盗掘和破坏。这种描绘带有一种悲剧意味,暗示着人类文明和历史的脆弱性以及无法逃脱的命运。同时,诗中对于逆孙暴其先世丧的描写,表达了对道德沦丧和历史连续性断裂的忧虑。

《杂兴十二首》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通过对古代仪式和陵墓的描绘,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历史文化的传承,并警示后人要对待历史和传统的态度应当谨慎而敬重。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槃礴解衣处,胸中应不群。未呈千里足,空见五花文。良乐世难有,骥驽谁与分。高才喜能事,故遣画兰筋。

头上渐无发,耳间新有毫。形容逐日老,官秩随年高。优饶又加俸,闲稳仍分曹。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何言家尚贫,银榼提绿醪。勿谓身未贵,金章照紫袍。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默默心自问,于国有何劳。

无计奈疏拙,走逃云水隈。鹤饥虽厌夜,龙睡却嫌雷。师友关千古,穷通付一杯。商岩版筑者,底处有梯媒。

忆曾把酒赏红翠。无腰柳弱歌声细。纵马杏园西。归来香满衣。宝车空犊驻。事逐孤鸿去。搔首立江干。春萝挂暮山。

池草梦难成,风蝉断又鸣。衰年唯有睡,浮世自多惊。映日携书近,分泉滴砚清。如何牙齿落,更欲校诗名。

买石尚饶云,买山当从水。云可致无心,水能为鉴止。性以无心明,情由鉴止已。二者不可失,出彼而入此。

西邻少年今出游,东家女儿未识羞。门前乌臼叶已暗,日暮问谁墙上头。

寒云片日忽吹开,历井扪参得得来。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

韩杜曾游处,君行得细寻。那知瘴烟里,忽有福星临。竭海求珠蚌,搜山采翠禽。定将冰与檗,一洗浊夫心。

清远山前烟雨蒙,黄巢矶畔水连空。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蓬。

晚楼一曲转梅花,官事无我报放衙。林木蔽亏烟断续,江流曲折雨横斜。年华冉冉风前影,岁莫悠悠客里家。一雁近从沙觜落,更饶片雪入天涯。

老我相逢还一笑,杯盘草草自家风。从人漫说侯鲭好,难与耆英菜味同。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北岳霜雪干,玉汉强千寻。南溟珊瑚枝,玄宫极幽深。应谁见毫末,积效逾山岑。抚卷得玩颐,隐几亦观心。辞琢岂白玉,受厉须黄金。无寐月自生,无觉日自沉。回首人间世,坐骛复行吟。枵然舍予琴,谁哉赏此音。

赵州道有,赵州道无。狗子佛性,天下分疏。面赤不如语直,心真莫怪言粗。七百甲子老禅伯,驴粪逢人换眼珠。

望望王城十二门,青山行尽入红尘。近来富贵皆天与,到处应多问命人。

元量清标酷似僧,诗情书意两相承。於今自有高人处,不尚空窗尚巽升。

吏部文章世所珍,终惭无补费精神。浮名肤外增余赘,薄宦戈头寄此身。养志吾方同邴曼,谈书谁复问山宾。自怜坐顷三遗矢,衰晚好坏能用楚人。

汉廷择日筑韩坛,绿诏连催觐帝关。十乘元戎方叔贵,九天鸣鼓亚夫还。袍薰瑞气葱葱外,仗入清尘九九问。好为君王言敌事,早将功业勒燕山。

大梁有公子,洛阳有游侠。昔时意气相凭陵,不问兴亡事栽插。栽红插绿斗青春,春风与开春雨飒。两都富贵不相殊,走马寻芳何合杂。只闻年少竞争先,摘叶嗅花身更捷。安知遗爱旧留守,驰献百葩光浥浥。尚书最重欧阳公,盈盘分去蜂偷猎。但能为乐饮醇酒,何必署名黄纸牒。翰林职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