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送冯汝言学宪之浙江(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ǐ zhě qīng qiū yōng hàn chá , wǔ yún huí shǒu wàng jīng hu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京华:(名)国都:聚首~|冠盖满~。
回首:(书)(动)①把头转向后方(看)。②回顾过去。[近]回忆。[反]展望。
清秋:冷清的秋天。
使者:1.奉命出使的人。2.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3.阿拉伯语rasūl意译。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使者清秋拥汉槎,五云回首望京华。
传经南国推高第,执宪巾朝属世家。
紫气欲临沧海日,綵毫先动赤城霞。
还披绛帐延诸少,为报西施剩浣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