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冢

曾为汉帝眼中人,今作狂胡陌上尘。
身死不知多少载,冢花犹带洛阳春。

作品评述

《昭君冢》是一首唐代蒋吉的诗,描写了昭君墓的景象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曾经是汉帝宠爱的女子,如今沦为疯狂流浪者。她的身死已有多少年,她的坟墓上的花依然带着洛阳的春光。

这首诗意蕴含着对历史人物昭君的怀念和景象的描绘。昭君原本是汉武帝时期的公主,因为外交需要而嫁给了匈奴首领董朝。她在匈奴生活了十年之久,受尽了痛苦和苦难。最终,她选择自杀,被葬在洛阳的昭君墓中。

诗中描述的昭君墓以及墓上的花,表达了对昭君的怀念之情。墓花不仅象征着昭君的美丽与柔弱,也表示着昭君的灵魂与洛阳的春天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冢墓和墓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寥而凄美的氛围中,使人不禁对昭君的遭遇和命运感到惋惜。

整首诗以简练、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对昭君的怀念和对逝去的岁月的反思。通过对昭君冢墓景象的描绘,诗人既赞美了昭君的美丽与娇媚,又表达了对历史的忧伤和对时光的流逝的思考。整首诗以凝练的词句展现了一种朦胧中的美感,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诗词推荐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微飙不振发,皎日沸重渊。万木夺华采,祝融方燎原。青山瘁无姿,流泉不复寒。眷彼道路子,念兹农亩勤。荷锄讵敢后,担囊无息肩。亦知苦可畏,谋食敢遑安。三伏方肇序,金融未能完。聊安环堵居,酌彼溪中泉。

宝婺星边太白仙,驭风飞下锦河边。朅来尽散阳春脚,归去独撑明月船。名重题舆千里郡,诏催步履八花砖。只愁此后民艰食,谁与邦民作食天。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知名作罢归园。

池塘燕子旧人家,杨柳春寒一迳斜。夜读自生书带草,朝饥曾对米囊花。侯谁在矣山如昨,今我来思鬓已华。舍馆不知何日定,竹舆鸣雨又咿哑。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鹄立。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尘拥妆台,翠闲歌扇,金井碧梧风陨。听豆虫声小,伴寂寞、冷逼莓墙苍润。料凄凉宋玉,悲秋恨、此际怎忍。莲塘风露,渐入粉艳,红衣落尽。勾引。记舞歇弓弯,几度柳围花阵。酒薄愁浓,霞腮泪渍,月眉香晕。空对秦镜尚缺,暗结回肠寸。念纤腰柔弱,都为相如瘦损。

发将雪白,面作茶黄。触动眼三角,忘言口四方。明月松头鹤梦,香风莲底龟藏。净极发光光自照,虚空鸟印不成章。

锦里花中色最奇,妖娆天赋本来稀。绮霞忽照迷红障,縠露轻笼设翠帏。繁朵有情妆媚景,纖枝无力带残晖。好将绣向罗裙上,永作香闺楚楚衣。

东方甲乙。见青芽吐,早应时律。南阳正现红焰,初将炽、炎炎浓密。西动金风飒飒,致清爽、往来飘逸。北气候,祁寒严凝,聚结成冰瑞中吉。肝心肺肾勿令失。四门开、莹彻都归一。金丹辕在空外,明耀显、五光齐出。上透青霄,唯占逍遥自在宁谧。到此际、还得无为,永永绵绵毕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鬼非东诸侯,岂信辩士口。碑埋祈年下,意绕章华走。得楚不付孙,但为刘季取。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後。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世人不知道,好古

老境遗人事,穷居砭世肓。茅檐听雪滴,瓦鼎爇松肪。不愿封侯印,惟求煮菜方。杯羹须及热,剩欲唤君尝。

偶其贤德,辅成已职。永配玉音,服之无敛。

二疏高躅耸簪绅,寂寞无人继后尘。一代风流虽已远,千年我德镇如新。幸抛印绶归空谷,得与湖山作好春。若较前贤那可并,却惭温诏下严宸。

洞门不闭日空虚,云去云来何定居。看到虚中生白处,恰如混沌未分初。

都城十两车,送子江之浒。目寄片帆飞,水国沿渔浦。怜子经世才,战笔文中虎。小试乘田车,暂为民父母。民社不轻寄,忧戚抱民苦。忠孝指心切,求不愧仰俯。青天遇有阙,思惟炼石补。效职了男儿,一扇醇风古。送子独钟情,淮河共乡土。

悲哉不善人,禀此凶戾德。非唯败人家,又能败人国。

谁共东郊访懒魁,一时文武尽奇才。朱衣列到柴门住,皂纛随穿竹径来。乍照儿童戈似雪,忽惊猿鹤鼓如雷。眼看两地翱翔去,溪上无由更接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