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九

崩堤压故柳。
衰社卧寒樗。
野鹤能自猎。
江鸥解独渔。
汉阴逢荷筱。
缁林见杖挐。
阮籍长思酒。
嵇康懒著书。

作品评述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九》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崩堤压倒了古老的柳树。衰朽社稷躺卧在寒冷的樗树下。野鹤可以自己捕食。江鸥解脱了孤独的捕鱼。汉阴遇到荷花与芦苇。缁林见到杖挐。阮籍长久地思念着酒。嵇康懒惰地不愿写书。

诗意: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九》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的景象。崩堤和衰社的描绘暗示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和衰落。诗中的野鹤和江鸥则象征着自由与解脱,它们能够自给自足,与这个混乱的世界保持距离。而汉阴的荷花和缁林的杖挐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最后,诗人对阮籍的思念和嵇康的懒惰,则暗示了时代的不安和文人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与迷茫。崩堤、衰社、野鹤和江鸥等形象的运用,展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个体的自我保护与寻求自由的态度。而汉阴的荷花和缁林的杖挐则表现了对自然和文化的向往,与时代的不安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对阮籍的思念和嵇康的懒惰,则刻画了文人在乱世中的无奈和对逸乐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的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人心境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社会混乱的反思和对自由与安宁的向往。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庾信独特的写作风格,以及他对时代的敏感和深刻的洞察力。

诗词推荐

锦帐寒添,画檐雀噪,冻云布野。望空际、瑶峰微吐,琼花初绽,江山如画。裁冰剪水装鸳瓦。杳旗亭路,依稀管弦台榭。倚小楼佳兴,一行珠帘不下。随缕板、歌声闲暇。傍翠袖云鬟、怜艳冶。似佯醉、不耐娇羞,浓欢旋学风雅。向暝色、双鸾舞罢。红兽暖、春生金斝。但殢饮,香雾卷、

床头酿酒一年余,气味全非卓氏垆。送与幽人试尝看,不应知是百花须。

系舟曾访远公庐,游屐重来一纪馀。惟有湖山如往日,懒将前事问禽鱼。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人仰公才世吏师,更甘归老旧林池。门阑清似当官处,心力强於少壮时。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谋犹在却因棋。濠边风月如招隐,愿拂尘裾从所之。

松烧寺破是刀兵,谷变陵迁事可惊。云里乍逢新住主,石边重认旧题名。闲临菡萏荒池坐,乱踏鸳鸯破瓦行。欲伴高僧重结社,此身无计舍前程。

宰邑惭良术,为文愧壮图。纵饶长委命,争奈渐非夫。杯酒有时有,乱罹无处无。金庭在何域,回首一踟蹰。

小梅香细艳浅。过楚岸、尊前偶见。爱闲淡,天与精神,掠青鬓、开人醉眼。如今抛掷经春,恨不见、芳枝寄远。向心上、谁解相思,赖长对、妆楼粉面。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身前身后独灵灵,一切如来出此经。歇尽狂心便相见,水秋天净月亭亭。

眉山远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东极龙枝人莫睹,环丘玉粒世空知。中和积粹名方异,繁蔚呈祥事更奇。自可增封齐北里,岂将同颖比繁禧。

朝向蓬莱游,暮归蕊珠宿。偶然折断玉龙腰,降下凡间三十六。

西来载病一扁舟,建业江山负胜游。杨柳经眠方自得,蒲帆临挂复迟留。长条似舞前溪曲,卷叶宜翻出塞愁。想见南朝旧人物,可怜能个样风流。

芒鞵初就道,慷慨不辞难。滚滚长江尽,萧萧易水寒。风霜欺汉节,尘土上南冠。无复加餐饭,旁人掬泪着。

东土苗人尚有残,皇皇亚相出朝端。手持国宪群僚畏,口喻天慈百姓安。礼数自怜今日绝,风流空计往年欢。误著青袍将十载,忍令渔浦却垂竿。

故国王孙佩碧兰,春去凉月倚朱阑。玉箫曲趁莺声转,金鼎香随蝶梦残。碧沚波清堪把钓,黄尘风急倦弹冠。外家文采惟君在,笑我冰髭跨晓鞍。

仁道成已极,体元乾长人。独休不远复,当且学回仁。

东南为最贱,旧说湖南北。及今身见之,价岂不江国。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秦人弊申韩,亡梁以崇佛。六经独何罪,莽亦窃大物。堪嗟二百年,吾道功第一。熙丰余论在,河洛诸贤没。

小阁当乔木,清溪抱竹林。寒声日暮起,客思雨中深。行李妨幽事,栏干试独临。终然游子意,非复昔人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