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十事·戒力

恶钳鎚下番身,未必锋芒发露。
不惟斩得猫儿,也解煞佛煞祖。

作品评述

《禅房十事·戒力》是宋代释守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禅房里有十件事,戒律是其中之一。
恶劣的环境犹如钳子夹住身体,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展现出锋芒。
不仅要斩除外在的诱惑,也要化解内心的妄念。
这样才能摆脱烦恼,追求真正的解脱。

诗意:
《禅房十事·戒力》这首诗词探讨了在禅修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戒律和内心力量。诗人以禅房为背景,将修行比喻为面临恶劣环境时的斗争。他认为在禅修的过程中,要以坚定的意志力和内心的力量来应对外在的诱惑和内心的妄念,以实现内心的净化和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禅房和戒律的意象,揭示了禅修的艰难和修行者所面临的挑战。诗中的“恶钳鎚下番身”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身处困境之中,外在环境对其施加的压力和限制。然而,诗人指出并非每个人都能展现出锋芒,暗示修行需要更深层次的内心力量。

诗人进一步提到,戒律不仅是斩除外在的诱惑,更要化解内心的妄念。这表明修行者需要摆脱物欲和妄念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净化。只有通过戒律和内心的力量,修行者才能解脱烦恼,实现真正的解脱。

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禅修的重要性和挑战,强调了戒律和内心力量在修行过程中的作用。它鼓励修行者坚定意志,面对外界的压力和内心的纷扰,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

音书人事本萧条,广论何心续孝标。应是有情无着处,春风蛱喋忆儿猫。

问君心印作何颜,影现千潭印万山。夜静画楼吹玉管,声声相应绝遮栏。

楚都陈迹久灰埃,一曲虞兮尚寄哀。不作偷生渡江计,可须千里更西来。

书法光芒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考论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夏雨轰轰断霉,新蝉已噪庭槐。不晓阿香何意,故将车子频推。

怜师真达者,于世了无求。万事沤起灭,一身云去留。楼台金地古,风雨玉泉秋。安得超尘网,相从物外游。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愁与诗相似,能令须发新。意清尘不没,道直事多屯。水石惟宜夏,田桑独致贫。不除闲懒性,前世必僧身。

正朔奄奄一脉垂,不多文物迭兴衰。菰芦等是偏方士,尔尚生逢六季时。

远水西来抱鹿头,山前草木带霜秋。黄花雅意撩诗兴,红叶端能寄别愁。日月奔驰双转毂,江湖漂荡一轻鸥。干戈未戢中兴沸,蹴被空怀祖豫州。

旋披荆棘入山来,洞口晴烟翳不开。试问真人竟何处,他年相就谒蓬莱。

江城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青光。杂英飞尽空昼景,绿杨重阴官舍静。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明庐。青天诏下宠光至,颁籍金闺征石渠。秭归山路烟岚隔,山木幽深晚花拆。涧底红光夺火燃,摇风扇毒愁行客。杜鹃啼咽花亦殷,声悲绝艳连空山。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

相见又相别,无言感倍兴。诸峰微下雪,一路独行僧。午饭烟村磬,宵吟石屋灯。他方人请住,又得继南能。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扰扰征人相顾语,萧萧落木不胜秋。

野思不可收,瞥若孤云生。船头插芳草,閒踏飞花行。春江摇夕阳,绿波鳞鳞明。更欲待潮归,高城闻鼓声。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翦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