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徐氏花园二首

莫寻群玉山头路,莫看刘郎观里花。
但解闭门留我住,主人休问是谁家。

作品评述

《留题徐氏花园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徐氏花园的感受和留连不舍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莫寻群玉山头路,
不要去寻找群山之巅的路径,
莫看刘郎观里花。
也不要去看刘郎观里的花。
但解闭门留我住,
只需解开门扉让我留下,
主人休问是谁家。
主人请勿问我是何家。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徐氏花园的喜爱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作者在诗中劝诫读者不要去追寻虚名和功利,而是要悠闲地享受自然之美和宁静的生活。作者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逍遥自在的心态,拒绝了外界的打扰和纷扰,愿意留在花园中静心欣赏花景。最后的两句则是作者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主人的询问,以示自己并非富贵人家。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自然与宁静:诗中的徐氏花园被描绘为一个宁静、幽静的地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作者通过描述花园中的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种追求自然、追求宁静的心态,反映了苏轼对于繁杂纷扰世界的厌倦,寄托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2. 淡泊名利:诗中作者劝诫读者不要追求虚名和功利,而是要放下执念,享受内心的宁静和自在。反映了苏轼对于社会繁华的冷峻态度,以及他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

3. 幽默与自嘲:诗的最后两句展示了苏轼的幽默风格和自嘲意味。通过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主人的询问,表达了作者并非富贵人家的态度,以示自己的豁达和淡泊。

总的来说,《留题徐氏花园二首》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洒脱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自然、宁静和淡泊的描绘,诗中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心境,引发读者对于内心宁静和真实自我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老氏正求知我希,吾今老矣更何之。极知仕宦皆由命,纵有功名已过时。览镜形容宁复我,还乡交友定从谁。慈亲多幸方难老,家舅尤欣未觉衰。教诲至今仍似旧,襟期暗合自相知。新诗必使篇篇和,胜地还容处处随。昼永剧谈俱喜听,夜深清坐更忘疲。素钦行己初无玷,愿学持心不自欺。

绣鸳不胜春,飘若凌波仙。荣华一回首,荆棘森我前。君恩花上露,妾心井中泉。井泉誓不波,下照青青天。

四时秋色可春回,古铁囊空信短才。纸尾依随丞不负,天西穷绝客何来。顽云垂翼山碉暗,荞麦饶花雪岭开。投老播流情味恶,孤城移作望乡台。

早缘官事坐儿痴,晚悟骚人赋汨泥。耐病久闲金腰褭,扶衰时近玉东西。词场尚友心终在,诗力逢君价自低。欲试成风须妙质,莫怀章甫问雕题。

遥遥行李心,苍野入寒深。吟待黄河雪,眠听绛郡砧。差期逢缺月,访信出空林。何处孤灯下,只闻嘹唳禽。

几度维舟此倚栏,伤心劫火总摧残。拒霜关落无人管,时有流红驻下滩。

占芳菲。趁东风妩媚,重拂淡燕支。青凤衔丹,琼奴试酒,惊换玉质冰姿。甚春色、江南太早,有人怪、和雪杏花飞。藓珮萧疏,茜裙零乱,山意霏霏。空惹别愁无数,照珊瑚海影,冷月枯枝。吴艳离魂,蜀妖浥泪,孤负多少心期。岁寒事、无人共省,破丹雾、应有鹤归时。可惜鲛绡碎翦,

易经独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见圣人。汝始弱龄吾已耄,要当致力各终身。

曲江宴罢注官旋,亲旧肥家有酒舡。我老学农虽未遂。谷分一石准羊肩。

与谁天末分青髻,长向人间画翠峨。

纷纭钟鼎误公卿,孰与山林保令名。不共鹄袍争举业,早令熊辔绍诗声。人间倏忽惊兴废,物外从容了死生。何限貂蝉无葬地,一丘风月自佳城。

睡粉轻消露脸新。醉红初破玉肌匀。尊前留得两州春。剩挽雕盘欹醉帽,重催飞骑走红尘。十年兰茝笑骚人。

习闲成懒懒成痴,六用都藏缩似龟。雪已许多犹不饮,梅今如此尚无诗。闲看猫暖眠毡褥,静听犹寒叫竹篱。寂寞无人同此意,时时惟有睡魔知。

中秋万里共阴晴,曾记坡翁最善评。谁信九宵风雨外,群仙正赏月华明。

十年天壤间,久矣闻公名。词华少陵系,臭味修水甥。一著獬廌冠,谠论惊纵横。九卿固美秩,不如偃专城。

兵卫森画戟,*盖映朱幡。平分一郡风月,家世旧衣冠。数日春风着物,一夜秋霜满野,六月宛陵寒。只有双溪水,照见寸心丹。公好似,片云起,敬亭山。悠悠漾漾,等闲飞去又飞还。笑问无心出岫,何似从龙天上,为雨遍人寰。输与敬亭老,趺坐静中看。

骑裔裔,车斑斑。鼓箫悲,神欲还。轰振凯,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千里肃兮。

凉雨门巷深,穷居成习静。独吟愁霖雨,更使秋思永。疲痾苦昏垫,日夕开轩屏。草木森已悲,衾帱清且冷。如何游宦客,江海随泛梗。延首长相思,忧襟孰能整。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插种如云四月头,代他田畯阅耕畴。意行不敢烦君重,诗到偏能写我忧。占谷喜看连岁熟,丽琛闻说十分收。各家官事随宜了,尊酒相过莫外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