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庐兼有人伦)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与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庐同时也有人伦之德)》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荒废的庭院有野性情,在茅草茅斋中仍有秋日的兴致。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孝廉们争相往下位趋附,才子们走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这里继承了幽人的宁静,能使学者们尊重。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国家将退而归还给谢公,神鬼则下到了刘根血统中。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阶梯上的树木时而攀折,窗前的书籍任人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自己宜于成独自一人前往,何必去武陵源?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虚院和茅草茅斋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幽静、学者尊重和自我冥想的渴望。他描述了孝廉们向下位趋附,才子们从高门走出,以及江山归还给谢公和神鬼下到刘根血统中的情景。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宁愿独自一人前行,而不必去武陵源的观念。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清新、宁静的语调描绘了一幅虚幻的景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独处的向往,以及对学者和自由自在的心态的赞美。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不得志,去游河右。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进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适奔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劒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功名,尚节义,年过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传诵。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集二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溪溪绿树间红花,道是桃源是若耶。西近青山东近郭,白云低处是君家。

来归仅兼旬,来过已云屡。共耽林刹深,同赏溪亭露。浊清一再行,俊逸今古句。或哦山更幽,或咏舟横渡。竟日为之留,曛黑始能去。昔人物外游,隐遁亦数路。于今区中缘,向背岂同趣。我非韩伯休,君殆黄叔度。莫嗟声气卑,但恐岁月遽。解嘲乃文嬉,宾戏盖言谕。陶写固不恶,沈溺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牲碑伪正朔,祠祝虏衣冠。神亦岂堪此,出门山雨寒。

地炉附残火,将夕鸟雀喧。食已了无事,扶杖闲出门。披披归云阵,淡淡新月痕。平生足忧患,岁晚信乾坤。缓步牛羊巷,浩歌桑柘村。九原不可作,吾意与谁论?

火令行南国,彤云间丹霞。之子方热中,濯濯冰雪花。植根却月盘,趣驾七香车。

垂白方为县,徒知大父雄。山春南去棹,楚夜北飞鸿。叠嶂和云灭,孤城与岭通。谁知持惠化,一境动清风。

镜破何年合,珠沈几日还。空明歙溪石,行列婺州山。雁泊宵仍警,虫哀夜不閒。传呼语舟子,移楫近前湾。

何用聪明万卷书,自须卑陋一廛居。草于闲处生偏密,花到春深看渐疏。绿水满渠浇药后,青山无数卷帘初。相过莫道柴门窄,细柳高槐可荫车。

荆楚留连似失时,涪城欢饮类狐疑。军中刘哗夸言语,岂识英雄为义迟。

孟夏锦园好,山花高下开。风欹红芍药,雨重紫徘徊。衣染香边蕊,鞵粘绿处苔。莺歌兼蝶拍,时送掌中杯。

兹楼名郡郭,何处别林泉。一水遥通蜀,千崖利插天。鸬鹚晴舞雪,桑柘月生烟。欲醉囊羞涩,愁看度两年。

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去年走马章台路。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又是重阳秋欲暮。西风此恨谁分付。无限归心归不去。却梦佳人,约我花间住。蓦地觉来无觅处。雁声叫断潇湘浦。

筇杖斜斜倚素屏,北窗遥夜冷如冰。何时得与平生友,作字观书共一灯?

峥嵘罅石蛟潭必,逼仄悬崖阁栈危。横目不虞又足蚕,子长心事未忘奇。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江边苍龙背负天,蟠踞千载常蜿蜒;其前横辟为大川,高城鼓角声隐然。龙庙於山家於渊,世为吾州作丰年。老守虽愧笔如椽,洁斋试赋迎神篇。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明星未出少停车。

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青编为我忽降书,暮雨虹蜺一千尺。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