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舟西兴遣闷

海涌银为郭,吴疆与越连。
有山来枕上,无酒到愁边。
烈烈寒风起,悠悠落日悬。
孤舟未得济,少驻祖生鞭。

作品评述

《待舟西兴遣闷》是宋代僧人释绍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海涌银为郭,吴疆与越连。
波浪犹如滚滚白银,环绕着郭门;吴地和越地相连。
这里描述了海浪汹涌的景象,将诗人所处的地方比作一座城郭,环绕着白银般的波涛。吴地和越地是指江南地区和越南地区,意味着诗人身处于这两个地方之间。

有山来枕上,无酒到愁边。
有山助我枕着头,但没有酒来消愁。
诗人感叹自己身处险恶之地,虽然有山作为背景,但却没有美酒来解愁。这里的山可能是指遥远的故乡或希望的象征,但它无法给诗人带来欢乐和安慰。

烈烈寒风起,悠悠落日悬。
猛烈的寒风猛然吹起,夕阳悠悠地悬挂。
描绘了寒冷的冬天,强烈的寒风吹拂着大地,而夕阳则低垂在天空中,似乎也带有凄凉的气息。

孤舟未得济,少驻祖生鞭。
孤独的船只仍未抵达目的地,少年的手停留在祖先所用的鞭上。
诗人的船只孤独地漂泊在海上,尚未到达归宿之地,而少年时代的记忆和祖先的遗物成为他途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描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无奈。通过描绘海浪滚滚、寒风凛冽以及船只孤独漂泊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无奈。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中,缺乏欢愉和解脱,他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留恋在诗中透露出来。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心境。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少年登雁塔,晚岁列鵷行。贾傅心忧汉,宣公疏奏唐。细毡亲沃日,白简旧凝霜。才大施犹狭,清名玉雪扬。

谁知学进处,不在好为师。好把铭心底,分明说与伊。

茅店在山下,檥舟茅店边。钟鸣何处寺,日落满溪船。欹枕雁初到,离家月又圆。向来曾过此,夜泊石门前。

客有来从天一隅,相逢喜问子何如。橘洲各自分马首,湘水更曾烹鲤鱼。心近人遐长作恶,离多合少可无书。得知安稳犹差慰,敢道韦郎迹也疏。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裴生览千古,龙鸾炳天章。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劝尔一杯酒,拂尔

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静彻啼猿寺,高凌坐客台。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溅树吹成冻,凌祠触作灰。深中试楖栗,浅处落莓苔。半夜重城闭,潺湲枕上来。

福祸递隐伏,荣辱相因依。贤达素如此,不肯如脂韦。青门工种瓜,首阳甘采薇。清风弥万世,斯人谅堪晞。

断蓬帆影天平入,夹镜波光水到流。

闻尔闲於琴,寝处未尝辍。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

荒城苇卒打残更,道上无人天未明。一似术枚蔡州去,只无鹅鸭混军声。

古人用智,义国安民。惜哉所予,酒色粗人。

岁星运行至荒落,鹑尾初占建魁杓。大旱金石皆流烁,旱魃何知恣为虐。大田多稼三百廛,尽是农夫耦十千。一朝焦枯如束管,赤地百里焚则烟。官长视民如视子,常恐岁饥为殣死。并走群望严神祀,却盖斥肩昭勤止。至诚果能格明神,明神为公诉苍旻。苍旻油然兴浓云,浓云郁兴雨如霖。

隐处是甪里先生,放游是司马子长。试问梅山老居士,判断两家谁最香。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渔父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乘暇寻幽事,名香手自焚。浇花分细草,玩鸟得孤云。天拥青山近,风飘白日曛。长歌思隐士,终老谢尘纷。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余山。

夕烟浮野圃,春竹过邻墙。石涧深深影,风轩远远凉。禅心敲有韵,翠袖倚生香。不有冰霜劲,蒿莱到汝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