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春感八章再叠少陵秋兴韵(其二)》
拼音和注音
chū rì chái mén shù yǐng xié , měi tīng hǎo niǎo xī nián hu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柴门: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
年华:(名)年岁;时光:青春~。[近]时光。
初日:刚升起的太阳。
树影:树木的影子。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初日柴门树影斜,每听好鸟惜年华。
但依草木何资剑,久习风涛转畏槎。
豪饮难忘同社客,哀声已换故城笳。
坐教佳日愁中废,辜尔山衣碧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