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行

香尘和露踏成泥,花下风寒鬓脚低。
夜静高楼有人听,起头一句唱教齐。

作品评述

《踏歌行》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香尘和露踏成泥,
花下风寒鬓脚低。
夜静高楼有人听,
起头一句唱教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节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首句“香尘和露踏成泥”,表达了夜晚的湿润和沉寂,暗示了一种寂寞和无奈的情绪。接着,“花下风寒鬓脚低”,描绘了风寒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世和境遇。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夜静高楼有人听,起头一句唱教齐”,揭示了高楼中有人在静夜中倾听歌声。这句诗意味深长,既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境界。

诗词推荐

妙道藏真世莫臧,勿言圣事似寻常。眼前不见非常境,别有三天照十方。

有鼎不烹胡虏肉,无刀可断佞臣头。男儿此等不平气,空使冲冠射斗牛。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

一寸相思无著处。甚夜长难度。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真个此心终难负。况少年情绪。已交共、春茧缠绵,终不学、钿筝移柱。

韦布名犹盛,诗书不负人。每过临水宅,长想钓鱼身。思苦诗难和,岁寒交始真。乃翁怜病久,余病复兼贫。

病里不知春早晚,惊心绿暗红稀。起来初试薄罗衣。多情海燕,还傍旧梁飞。瘦损休文谁记得,空将销臂频围。眼前都是去年时。不堪追想,魂断画楼西。

点穴不须医,针经手自披。既云丹熟后,焉用火攻为。简出创牵步,端居痛上眉。闭门功行满,应有解飞时。

几尺江东雪,同时户北风。全家愁坐外,寄命苦吟中。已分书帷冷,偏憎酒盏空。漫将丰岁兆,去问白头翁。

散云作雾恰昏昏,收雾依前复作云。一面红金大圆镜,尽销云雾照乾坤。

花草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

琳宫无俗务,书卷得相亲。树影自知午,棋声不见人。实为萧爽地,暂得自由身。客至谁能接,应知懒是真。

午夜空斋四悄然,清寒透骨不成眠。秋风故揭疏帘起,正漏月华来枕前。

间阔忻逢诸葛丰,不应阮籍哭途穷。拟留重客倾家酿,更喜贤郎有父风。诗思凭陵烟雨上,宦情拌擞簿书中。击鲜下舍聊乘兴,未许黄堂舍盖公。

夜深不至春蟾见。令人更更情飞乱,翠幕动风亭。时疑响屟声。花香闻水榭。几误飘衣麝。不忍下朱扉。绕廊重待伊。

家居犹旅食,儿子复南征。娄县千江隔,都梁百日行。雁书天外远,马角梦中生。食禄非吾愿,何时复旧耕。

玉经炎火竹经霜,却把刚肠变酒肠。庾信悲哀休作赋,接舆歌曲且佯狂。更谙丧乱灾为福,蕴蓄才华有若亡。孤宦由来宜晚达,祝君霄汉路歧长。

城坳水转见山穷,一壑平分置此翁。粉堞丹崖排闼上,朱阑绿浪到门中。言公巷北春泉黑,老子祠西夕气红。认取主人巢屋去,不知城市与新丰。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神轩红粉陈香罗,凤低蝉薄愁双蛾。微光奕奕凌天河,鸾咽鹤唳飘飖歌。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阤.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湿彩盘蛛网多。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