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利路杨宪熹生日)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
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作品评述

诗词:《水调歌头(利路杨宪熹生日)》
朝代:宋代
作者:魏了翁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
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中文译文:
岁岁为公寿,时光年复一年,庆贺之辞无新意。
公公执掌政务北去,我也有着远行的心愿。
我坐在碧瑶洞府中,被石楠花美丽的荫蔽,冰柱朝人们展现清凉。
我等待西风的指引,王朝的事务有着既定的计划。
我曾听闻,从汉水起程,到达河津。
在痴牛呆女聚会之地,应该有漂流的船人。
我决意向汉川东岸前进,直接穿越银河的边界,前往白云京。
我的袖中藏着传承的婿书,我想去拜访余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魏了翁为了庆祝利路杨宪熹的生日而写的。诗中描绘了作者自己对于公公寿辰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远行心愿和对国家大事的期望。

首先,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对公公的祝福,但又提到庆祝辞言已经陈旧,缺乏新意,可能是因为每年的生日庆祝都是相似的,难以有新的祝福之辞。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自己的遐征心愿,即有着离乡背井的意愿,与公公相似。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期待有一个既定的计划和目标。

然后,诗中描绘了作者所在的环境,碧瑶洞府,石楠花的美丽以及冰柱的清凉,给人一种宁静和凉爽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汉川、河津和白云京等地名,展示了作者远行的路线和目的地。他希望能够在旅途中结识到一些有趣的人,并且暗示了自己的旅行是为了寻找余芬,表达了对余芬的思念和欣赏之情。

整首诗以自己的生日祝福为引子,通过描绘自己的远行心愿和对国家大事的期望,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由、探索和人际交往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词蕴含着浓厚的离情和游子心态,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这首诗词《水调歌头(利路杨宪熹生日)》是宋代魏了翁为了庆祝利路杨宪熹的生日而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杨宪熹的祝福,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遐征之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诗的开头两句“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意为每年庆祝公公的寿辰,辞句都是相似的,无法创新。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公公的祝福,但也揭示了庆贺辞句的陈旧性。

接下来几句描述了作者自己有着远行的愿望,与公公一样都有遐征之心。作者坐在碧瑶洞府中,享受着石楠花的荫庇和冰柱的清凉。这些描写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汉川、河津和白云京等地,勾勒出作者旅行的路线和目的地。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期待着既定计划和目标的实现。诗中还提到痴牛呆女的聚会地,可能会有漂流的船人,这暗示着作者在旅途中希望结识有趣的人。

最后几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旅行意图,他计划前往汉川东岸,直达银河的边界,前往白云京。他希望能够挟带着传承之物,丐见余芬,表达了对余芬的思念和对其才华的称赞。

整首诗以庆祝生日为引子,通过描绘作者的远行愿望和对国家大事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向往。诗中流露出浓郁的离情和游子心态,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由、探索以及人际交往的渴望。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祝福、遐征之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传达出对生活和世界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情感。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谁谓笭箵小,我谓笭箵大。盛鱼自足餐,寘璧能为害。时将刷蘋浪,又取悬藤带。不及腰上金,何劳问蓍蔡。

水调歌头

或问鲁直似不似,似与不似,是何等语。前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後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此一时也,则鲁直而已矣。一以我为牛,予因以渡河而彻源底。一以我为马,予因以日千里计。鲁直之在万化,何翅太仓之一稊米。吏能不如赵张三王,文章不如司马班扬。颀颀以富

水调歌头

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如今更觉前言拙,醒醉由来本不殊。

水调歌头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水调歌头

剥啄谁氏子,清晨过寒院。瞭然双瞳光,偶坐肆雄辨。自言同川裔,世列金闺彦。声名重青钱,文字妙黄绢。插架三万轴,撑肠一千卷。八十照明光,好语动天眷。遗芳落诸孙,往往嗜经传。我独基悲辛,敢负籯金彦。藏刀十九年,收霸在一战。犹纡从事衫,局促类秋燕。翻思访梅福,不待

水调歌头

山侗十愿报师恩。劈碎金枷玉*情。久视门中修久视,长生路上得长生。昏昏默默澄澄湛,杳昔冥冥净净清。乡亮丹成蓬岛去,重阳师父远来

水调歌头

两眼旋花雪点须,鑽头故纸枉工夫。倦怀懒附子公椟,闲性熟谙摩诘图。枝拂云香行到桂,叶随风舞又催梧。乘槎欲到空青问,织女牵牛事有无。

水调歌头

耷穷那复值凶年,典尽贫家五亩田。暂给箪瓢居巷内,且将经史向窗前。潜心矻矻先修己,安命栖栖不怨天。爵禄功名宜自取,尤当勉力务勤拳。

水调歌头

修真理,何在*禅机。广念葛藤空厮*,多参功案总虚脾。争似悟无为。开道眼,一性出昏迷。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难碍白云飞。升上紫霄

水调歌头

往山中,仲纯留兵骑见候,且约别於洛阳。明日大雨三日,辕辙不可行,行此寄之。使君以贵胄起家,风流有文词,仕至凤翔治中南山安抚使,先保陕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画戟清香,谁得似、韦郎诗笔。还又见、从容车骑,待州西北。竹马儿童应有语,使君姓字人人识。是往时、曾护国西门

水调歌头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水调歌头

昔与诸贤共造廷,如风吹絮浪飘萍。溘行忽忽同晨露,殿后晖晖独曙星。未肯肩随金谷友,幸留面见草堂灵。伯伦旧与吾通谱,欲往从之唤不醒。

水调歌头

家住千峰落照边。移家三泖白鸥前。东邻旧日秦侯隐,西路新巢衔叟还。当日钓游频入梦,何事婚嫁送归田。会须共跨青溪鹤,点易寒窗伴老仙。

水调歌头

式也堪其选,非赀所可为。谁知省郎者,自处牧羊儿。夜襆青绫被,晨趋白玉墀。都忘列宿贵,甘慕乘田卑。衣布犹平日,烹桑声一时。回头怜犬子,空献上林辞。

水调歌头

谯门直北望燕山,乙巳年来例破残。可但中原仍祸结,谁令东粤独偷安。西师有请君侯力,南愿无忧圣虑宽。恶少至今犹胆落,云台须入画图看。

水调歌头

谁把相思号此河,塞垣车马往来多。只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洲作碧波。

水调歌头

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作之宗庙见艰难,作之军旅传糟粕。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

水调歌头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间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水调歌头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水调歌头

吹尽浮云天宇清,城头叠鼓报三更。平生无此一杯酒,玉笥峰头看月生。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