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同钱参军游横山暮归》
拼音和注音
fēng gēn bù jiàn tài hú liú , dàn tīng fēng xīn chū yú chà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湖:太湖tàih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正常水位时平方公里。周围河流水网密布,为著名游览区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群峰插天瘦千束,瘦比吾园四墙竹。
竹以池水写清深,山亦写之太湖绿。
环我山中如竹中,但有秋气无秋风。
忽收远翳出斜日,照山变作千芙蓉。
芙蓉摇摇动湖影,水底赪霞拓千顷。
霞光在水日在山,日落山昏水天静。
扑襟飒飒湖雨来,合岚为云低不开。
揭云乱叶不避雨,绕吾衣袖相盘回。
斯时吾心了无著,僧打空钟倚高阁。
天将元籁散清寥,客有奇思破崖崿。
钟残雨止肩舆行,下窥万仞多明星。
明星非星乃灯火,一路千灯接到城。
忽悬孤月千灯上,掩蔽群峰作屏障。
峰根不见太湖流,但听峰心出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