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萧萧竹径鸣,卷幔如有情。
木落寒山里,千林共一声。

作品评述

《咏风》

萧萧竹径鸣,
卷幔如有情。
木落寒山里,
千林共一声。

中文译文:
竹径萧萧鸣响,
风卷起帷幕,仿佛有情感。
树木凋零在寒山里,
千林间共同发出一声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咏风》描绘了风的声音在竹林和寒山中的鸣响。诗人通过形容竹径上的鸣声和风吹动帷幕的情景,表达了风有如有情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木落在寒山中的景象,表达了千林间风声的共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风的力量和声音的美妙。通过对风声的描绘,诗人传达了风的生动的特性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写风声在竹径和寒山中的回响,表达出风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和共鸣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大和生机盎然。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及对风声在竹林和寒山中的描写,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和声音的体验。它展示了自然界中风的力量和美妙,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力量,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款款。

诗词推荐

洁陈斯人,昭格惟社。神歆以饫,宰入其馂。清歌振晓,叶气流春。永锡祚嗣,以渥孙民。

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默默山门宵闭月,荧荧石壁昼然灯。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岩悬拄杖藤。昔日舍身缘救鸽,今时出见有飞鹰。

渔盐旧俗惯恬熙,兵火新民脱乱离。石路树阴三十里,今犹仿佛太平时。

中庸尚絅示诸儒,为己何心世毁誉。只要美中存德本,无容饰外事文余。鱼潜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虚。珍重子思深属意,一言纲领此篇书。

能把玉箫传远意,难将彩笔写秋光。翠屏金鸭芙蓉冷,梦短却嫌秋夜长。

相争但见风旛动,不肯回头识动心。从此老卢露消息,松风江月尽知音。

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生困语言,老大犹栖迟。咄哉一言失,虽悔何能追。常欲说向人,到口还忸怩。不如静中坐,此理吾所知。春风入城郭,古寺花开时。广庭积雨过,红紫初纷披。偶逢颐庵人,强丐颐庵诗。是庵清而虚,底事名为颐。南陵有徐子,顷尝吏於斯。作字妙羲献,学易深坎离。慎言与节饮,卦象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仙娥记曲世无双,下直归来日满窗。随手托牙镂板在,低头不语暗寻腔。

地炉久厌拨寒灰,一笑真成病眼开。不恨城笳催日落,且欣巷柳报春回。蹇驴破帽人人看,南陌东阡处处来。闻道禹祠游渐盛,也谋随例一持杯。

风响牙签,云寒古砚,芳铭犹在棠笏。秋床听雨,妙谢庭、春草吟笔。城市喧鸣辙。清溪上、小山秀洁。便向此、搜松访石,葺屋营花,红尘远避风月。瞿塘路,随汉节。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青天万里,料漫忆、莼丝鲈雪。车马从休歇。荣华事、醉歌耳热。天与此翁,芳芷嘉名,纫兰佩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力恶不己出,时哉非汝争。

小雨廉纤仅滑泥,强随年少更攀跻。欲凭最上浮图望,晚稻如今齐未齐。

忽忽余年往,茫茫不自知。殷懃照清浅,邂逅见衰迟。辅世无贤业,容身有圣时。归欤今可矣,何以长人为。

吾友苏子美,闻昔许君诗。子美今下世,令人重嗟咨。当其不得志,泥水蟠蛟螭。未激西海流,安可气吐霓。吴洲逢朱鳖,腹有百碧遗。他时使我观,我观颜忸怩。便欲焚笔砚,奈何难争驰。

浮气列下陈,天净澄秋容。朝暾何处升,偏偏认微红。须臾眩众采,阊阖开九重。金钲忽涌出,晃荡浮双瞳。乾坤豁呈露,群物光芳中。谁知雷池景,乃与日观同。徒倾葵藿心,再拜御晓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