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涪州石鱼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
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
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
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作品评述

《留题涪州石鱼》是刘忠顺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在涪州,有一条石鱼,它的鳞片刻满了漫天的波涛,它一咬住水中的蓂草,一咬住荷花。它出没于水中,却不贪食美味的饵料,只为告慰子民的丰收。它离去也是同样的原因,为了呼应报告丰收的年景。远方的客人看到这条石鱼,会获得思考的快乐;牧人也会有美好的梦境。早早的就知道这种吉祥的瑞兆,帝王思念民间的饥饿,谴责不肖的官吏。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述涪州的一条石鱼,表达了对于丰收和吉祥的祝福,以及对于政治上贤能的渴望。诗人刘忠顺希望通过这条石鱼来呼唤吉祥瑞兆,寄托对于国家繁荣的期望,并希望能够有贤能的官员治理民间,解决社会问题。

赏析:
《留题涪州石鱼》以形象绚丽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瑞兆的美好景象。首句“七十二鳞波底镌”形容了石鱼外貌的美丽和独特,使人联想到石鱼在水中闪烁的光芒。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述石鱼咬住的蓂草和荷花,传达出它为民稳定发展而努力的精神。同时,这也暗示了丰收的希望和吉祥的预兆。后面的两句则表达了石鱼离去的原因,并提到远方的客人和牧人,展示了石鱼带来的喜悦和梦境。最后两句则表明了刘忠顺对贤能的官员的追求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整首诗结构优美,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表达,展示了刘忠顺对于美好前景和政治理想的追求。

诗词推荐

蟆颐江上静无涛,永逸功夫在一劳。昨晚秋风原上看,长腰粳米荐琴高。

居士眼睛吞佛祖,衲僧鼻孔透乾坤。眼睛鼻孔初无间,万古宗门结痛冤。

前日徒嗟与世违,从今绝世心事微。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元亮胡然兹漫浪,遗民有侣便因依。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

越艳谁家女,朝游江岸傍。青春犹未嫁,红粉旧来娼。锦袖盛朱橘,银钩摘紫房。见人羞不语,回艇入溪藏。

燕子衔春己几时,嫣然未见茜红枝。天开锦幄烘晴昼,着力东风一夜吹。

少年有志觅封侯,老去知非万事休。薄有田园能自适,不妨卖剑买黄牛。

素猋谐律,西颢随灵。笔复元祀,晨炀肃清。下土屡陔,嘉坟芳声。以御蕃祉,介我西成。

南徐景物古愁人,薄宦扁舟更水滨。不识浊醪倾北固,独随寒雨出西津。连天风浪声兼厉,当路鼋鼍气亦振。吾道屈伸非一日,世情未要责江神。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监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堆青积翠耸□□,□□峥嵘古寺深。此画老钱暮年笔,真成一纸真千金。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我行适冬仲,薄雪收浮埃。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参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安期与羡门,乘龙安在哉。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花压双溪,月满千门,气象峥嵘。□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鸡犬无惊,桑麻如画,酷似驱车过武城。谁为此,事鲁人姬姓,公旦云仍。欲知政理功成。吾父母、斯民只至诚。太夫人九十,板与春暖,公年六十,彩袖风轻。富贵康宁,天公赋予,老去功名照汗青。祈公处

一心忧国不忧家,掠面黄尘带晚沙。邮传不通音问隔,家人夜夜卜灯花。

饱食无营是处游,偶然来到埭东头。芒鞋也似双凫快,渔艇真如一叶浮。樵担行歌冲暝色,酒旗遮路卖新篘。任朱二老今安在?叹息黄茅拥故丘。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老恐医方误,穷忧酒醆空。何堪罹乱后,更入是非中。长短遭讥笑,回头避钓翁。

万里江山一望收,乾坤谁个主沉浮?空余王气秣陵秋。自草新词消滞洒,任凭短梦逐寒鸥。散花人去剩闲愁。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锁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残暑犹拖尾,新凉恰打头。酒方屯鲁郡,舞已彻伊州。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

客从东方来,喜甚屐折齿。鼎烹石乳精,谈笑秋月里。中有八十翁,宴坐维摩椅。遁泽瑚琏器,玉瓒间罍洗。立斋持修绠,汲汲古井水。参也鲁依然,商声从曳屣。翘首诸俊游,霹雳烧蛇尾。双鸾辉九苞,翩翩夺栖枳。桐阳有卧龙,共蹋风云起。翁当沽美酒,炰鳌脍锦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