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李浣庐使君之湖北方伯任(其一)》
拼音和注音
sān nián tīng sòng yǐ shén míng , ài shì fēng liú gèng shàn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神明:1.神灵;神祗可以解释为“神的总称”,即“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2.指人的精神和智慧。3.英明;圣明。
听讼:听讼tīngsòng听理诉讼;审案。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三年听讼已神明,爱士风流更擅名。
齐相最能知石父,鲁人那得目荆卿。
频为岳牧过南楚,遂使台门隔玉京。
一片恩波珠浦水,中含鲛泪送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