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十朋的《周公》
拼音和注音
míng táng shè zhèng cháo qún hòu , sì hǎi liú yán rú zǐ y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海:1.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2.四方。泛指四方之地。
孺子:(书)(名)小孩子。
明堂:1.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典礼等活动的地方。2.打晒粮食的场地。3.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4.墓前的祭台。
流言:(名)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飞语|散布~。
海流:海流hǎiliú湖水或海水中常常发生的潮汐或非潮汐的水平运动大西洋的拉布拉多海流
摄政:代国君处理国政。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原诗
明堂摄政朝群后,四海流言孺子疑。
何事召公犹不说,丹心惟有鬼神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