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作品评述

南山翻译及注释

翻译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缓步独行。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
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
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行。娶妻应当怎样,少了媒人哪成。既然姻缘已结,为何由她恣纵?

注释
⑴南山:齐国山名,又名牛山。崔崔:山势高峻状。
⑵绥绥(suí):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
⑶有荡:即荡荡,平坦状。
⑷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由归:从这儿去出嫁。
⑸止:语气词,无义。
⑹曷(hé):怎么,为什么;怀:怀念。一说来。
⑺屦(jù):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五两:五,通“伍”,并列;两,“緉”的借省,鞋一双。
⑻緌(ruí):帽带下垂的部分。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⑼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⑽从:相从。
⑾蓺(yì):即“艺”,种植。
⑿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亩,田垅。
⒀取:通“娶”。
⒁告:一说告于祖庙。
⒂鞫(jú):穷,放任无束。
⒃析薪:砍柴。
⒄匪:通“非”。克:能、成功。
⒅极:至,来到。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南山鉴赏

  作者开篇描写雄狐对伴侣的渴望,用意在于影射齐襄公对文姜的觊觎之心。作者以南山和雄狐起兴,展示出一种高远深邃的画面:山高树茂,急切的雄狐四处穿梭,叫声连连。不仅把诗的背景拉得极其宏大,让人感到诗作肯定包含丰富的所指,又将齐襄公渴切的思想状态描摹殆尽,让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章末,又用反问进行了讽刺:“既然已经出嫁了,为什么还对那段私情念念不忘呢?”即是在问文姜,也是在问齐襄公,一箭双雕,意味深长。

  第二章还是诉说前事,但在表达上更进一步。作者影射齐襄公和文姜乱伦的无耻行为时,从寻常事物人手,描述鞋子、帽带都必须搭配成双,借以说明世人都各有明确的配偶,所指明确而又表达隐晦,既达到讽刺对象的效果,又显得不露端倪一后半部分与第一章相似,使情感力度得到更深一步加强。

  第三、四章转换角度,发表对鲁桓公的议论:作者成功运用“兴”的手法,以种麻前先整理田地、砍柴前要先准备刀斧这些日常劳动中的必然性,来说明娶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进一层针砭实际,说明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无法做文姜的主。放任她回娘家私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被搁浅、践踏,显得庸弱无能,文姜的无视礼法、胡作非为也跃然于纸上。

  这首诗的风格同《诗经》十五国风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一样,是一首群众创作的民歌,其特点也是每一章节除少数词语略作更换外,基本的语词句法都是相同的,特别是每章的最后二句,句法语气完全一样,只有一二个字的变化,其含义也相似或相近。这正是便于反覆咏唱,易于记忆吟诵,寓意比较单纯的民歌式作品。此外,从这首诗里,也反映了男女婚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封建礼教,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南山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联姻,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妹文姜被嫁给了鲁桓公,但文姜不守妇道,与齐襄公有染,乱伦私通。齐国势大,鲁国势小,懦弱的鲁桓公敢怒不敢言。《左传》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要去齐国,夫人文姜要求同行,鲁桓公只得答应,文姜和齐襄公趁机相会。后来鲁桓公发觉,谴责了文姜,文姜便告诉了齐襄公,襄公便设宴款待桓公,趁机将桓公灌醉,然后让公子彭生在驾车送桓公回国的路上扼死了桓公。这件事暴露后,齐国百姓皆以为耻,这首诗便是在此情境下产生的。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生事在渔樵,所居亦烟水。野艇一竿丝,朝朝狎清泚。忽自傍藤阴,乘流转山觜。始觉景气佳,潜通小溪里。常时不见春,入谷惊红蕊。幽兴穷绿波,翫芳心莫已。花外一峰明,林间碧洞启。遥闻鸡犬音,渐悟人烟迩。舍舟遂潜行,石径劣容屣。豁然有田园,竹果相丛倚。厖眉髽髻人,倏遇

诗经

不见二十载,重寻事更违。门临寒水闭,鸟向夕阳归。吟恐成华发,闲疑入翠微。登舟独南去,乘兴一何飞。

诗经

入境风烟好,幽人不易传。新居多是客,旧隐半成仙。山断云冲骑,溪长柳拂船。何当许过县,闻有箧中篇。

诗经

丘园窈窕复崎岖,草木生香景倍殊。花下百杯齐物我,云边一眼尽江湖。不知朱户趑趄者,能胜青山放浪无?六逸萧然真可画,为君题作竹溪图。

诗经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诗经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诗经

西风飒飒动罗帏,初夜焚香下玉墀。礼罢真如庭院静,银缸高照看围棋。

诗经

山腰轻束一绡云,湖面初颦半蹙痕。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小出涌金门。

诗经

万里永昌城,威仪奉圣明。冰心瘴江冷,霜宪漏天晴。荒外开亭候,云南降旆旌。他时功自许,绝域转哀荣。

诗经

江头三月清明。柳风轻。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春寂寂。娇滴滴。笑盈盈。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诗经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诗经

淮上营屯尽偃戈,官军从此罢经过。且书太史丰年瑞,不数周公异亩禾。

诗经

卖臣五十贵何疑,衣锦怀章亦未迟。苕霅有情依替毂,簪缨无数足亲知。只消笑同长安得,何用歌穿郢市为。江汉且漳吾老矣,药囊如栉气如丝。

诗经

清心净意,通禅明道。逍遥乐、永无忧恼。纵狂歌,任下士,闻之大笑。笑则笑,怎知得,内貌忒好。待异日、行满功成,管决有紫书来到。

诗经

白云影里话三生,起坐相从夜共行。谊与云天高也薄,道於泰华重邪轻。酒非贪饮惟知己,诗不求工贵适情。但使忘年成莫逆,何须肉袒负渠荆。

诗经

闻君射策日,落笔字数千。行看玉堂试,阔步踵英躔。

诗经

抛官放浪十三年,底事今年病嬾残。旧健肯饶梅摘索,新羸翻羡竹平安。

诗经

夜茫茫,春寂寂。寒烟叫裂空山石。吸尽东风,化作垂红滴。漏将阑,情转极。月明绕树声声急。无数闲花,尽染啼痕湿。

诗经

柳未回青兰未芽。谁知此物在君家。绿窗借得先春手,黄蜡吹成耐冻花。衣麝暗薰香仿佛,山峰误认影横斜。凭君说与徐熙道,翰墨从今不足夸。

诗经

幻梦连环不断,空花与蝶翩翻。忽然开眼落尘寰。今吾非故我,明日是新年。见说小梅依旧,灯前转盼嫣然。争知人正倚屏山。一双金屈戍,十二玉阑干。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