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亚献终献

惟清惟肃,靡闻靡见。
举备九成,俯终三献。
庆彰曼寿,胙彻嘉荐。
瘗玉埋牲,礼神斯遍。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亚献终献》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佚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只有清净和庄严,听不到也看不见其他的声音和景象。
全部准备妥当,俯身完成了三次献祭。
欢庆彰显着庄严的寿命,食品充满了丰盛的祭品。
埋藏玉器,祭祀礼仪在此广泛传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和敬意。诗中强调了清净和庄严的氛围,没有其他杂念和干扰。诗人描述了完整而周全的准备工作,以及俯首敬拜神灵的三次献祭。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庆祝和祝福的情感,庄严的寿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祭品丰盛而且完备。最后,诗人提到了玉器的埋葬,表明祭祀的仪式已经在各处广泛进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庙会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唐代人民对神灵的崇拜和虔诚。诗中运用了清净、庄严、彰显、丰盛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作者通过强调九成备齐的准备工作和三次献祭的俯首敬拜,突显了祭祀仪式的庄严和严肃性。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庆彰寿命和胙彻嘉荐的描绘,表达了庙会仪式的欢庆和祝福之情。最后一句瘗玉埋牲,提到了祭祀礼仪的广泛传播,意味着这种虔诚的敬神之风在社会各个角落得以弘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庙会仪式的描写,展示了唐代人民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以及庄严祭祀所带来的庆祝和祝福。它通过娓娓动听的诗句,将读者带入一种庄重而神圣的仪式氛围中,让人感受到文化传统的力量和人们对宗教仪式的真挚参与。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虽然失丑衰,将恐日髭薄。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古有如来号定光,百年真相为重装。面前涌出香炉石,欲使人烧无尽香。

鬓丝千缕去冲寒,酒放诗豪强自宽。天下英雄从古少,人生遇合至今难。婚姻债里抛吟屋,雨雪声中起客单。造物与君强健在,归囊知有暮年欢。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

仙祠佛舍碧山边,扶路逢人有醉颠。火急向渠分此乐,徐郎多病我衰年。

损益才通理洞明,不应知死异知生。惜无人把宣尼语,说似当年尚子平。

斗柄回秋律。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南第一。正野迥、西风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河汉远,澹无迹。知君有句酬佳夕。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坐到参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但络纬、悲啼催织。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自来击处无人会,千古知心只此君。

戏投饼饵方塘上,无限鱼儿翻翠浪。向来瓠瑟听遗音,今日梅山识清唱。

采樵深入万松关,踏破类云几朵山。担折蓦知柴束重,掉头归唱月弯弯。

上公拜表请休官,中使传宣未听閒。雍府遥兼新节镇,邺城重领旧山川。左弧共记生贤始,右席谁居献寿间。阴施在人天报远,蟠桃三熟鬓毛斑。

狼胥未易封,癙思不可道。秋闺刀尺声,催白边城草。

破艇冲风去似疑,短篷经雨漏如筛。无端更著连宵雨,大似波神得厮欺。

一百七十里,我行谁谓赊。期年初去国,度宿即还家。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石帆村好在,重理旧桑麻。

门户期兴起,交朋务琢磨。反身求大学,决意取儒科。赞府声尤著,邻封惠亦多。伤心濠上路,无复听弦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