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岭

雪行崧岭岁华新,又作残年踏雪人。
茅屋画檐俱富贵,穉松枯木总精神。
哦诗未怕寒生粟,举酒惟知暖欲春。
自说到家贫亦好,两峰站外玉璘峋。

作品评述

《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岭》是宋代陈文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十二月十二日,踏着雪行走在崧岭上,
岁华已进入尾声,我又一次迈入残年。
茅屋和画檐都显示着富贵的气息,
穉松和枯木皆显精神焕发。
啊,诗词并不畏寒冷而生出粟米,
举起酒杯只知道温暖即将来临。
我自言自语,家境贫寒也无所妨,
两峰之间站立,观赏玉璘峋的壮丽景致。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冬日踏雪度崧岭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人生经历和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思考。诗中展现了作者豁达的心态和对贫寒的宽容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温暖和富足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致和内心情感,诗词传递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日踏雪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叹和对自身经历的思考。诗中的茅屋、画檐、穉松和枯木等形象,展示了一种富贵与精神的共存状态,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豁达。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饮酒温暖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温暖和富足的向往,并以自嘲的语气宣示了对贫困的不在意。最后,作者站在两峰之间,欣赏着玉璘峋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首诗词整体上展现了作者的豁达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诗词推荐

阁下溪流阁上山,溪山正好此时看。绝怜孤负临风约,输与山僧独倚阑。

昔日肩吾上国行,鱼龙黑浪自堪惊。我今憔悴西风稳,却是江神不世情。

芦挥尘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引得江风颠入骨,戏抛波浪过於楼。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

每同南郭先生到,今伴东牟太守来。自顾拙疏聊自乐,白云径里踏荒苔。

万物中萧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

吾爱陈元年,书生有英气。语戆人不嗔,酒失心自记。庭前有奇石,细涤复粗磨。我有洪澳诗,愿与子同歌。

濯濯机中丝,粲粲绵绣段。自非同心人,千金孰肯换。

鹿食苹时犹命侣,鹤冲霄後尚思归。家山不忍何山隐,稽首虚空忏昨非。

聚星亭下书堂水。冬来欲问梅花使。圭撮是何官。人间有底难。章泉词和去。交道元如故。转眼岁将穷。溪头鹤发翁。

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暖。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

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著笑向春风。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紫宸班退听宣麻,镇邺司徒换将牙。到日玳筵公定喜,当年珠履客尤嘉。赋惊合座争观祢,乐重当时合姓车。入夏后园闻更好,绕池十丈看荷花。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失意倦京国,羇愁成鬓霜。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阳。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宜春台边同暮云,宜春城下雪纷纷。初随鸣雨喧相集,转入飘风静不闻。银烛并回摇乍暝,金尊独对散微曛。因怀骢马江城夜,客况曾经可问君。

鸬鹚不打脚下塘。

偶结茅茨一水湄,便从佳士得心期。可堪大老留青眼,更向诸郎识白眉。骥足方求千里附,豹文先许一斑窥。鹤鸣子和君家事,此乐外人那得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