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空门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作品评述

《和颜长官百咏·空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朱继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莲有社一经过,
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
闻钟归去意云何。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空门(佛教寺庙)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以及听到钟声时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佛教修行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赏析:
诗的第一句"白莲有社一经过",描写了诗人经过一座白莲社的情景。白莲是佛教中的象征,社则代表了庙宇或宗教团体。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暗示了他与佛教的联系,进而体现了他对佛教的兴趣和追求。

接着,诗的第二句"会意由来不在多",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诗人认为,理解佛教的真谛并不在于学习大量的知识,而是在于领悟其中的内涵和精神。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思考和体悟。

第三句"满目庐山青未了",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的景象。庐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这里被用来象征世俗的繁忙和喧嚣。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人世间喧嚣和纷扰的厌倦之情。

最后一句"闻钟归去意云何",诗人听到钟声,意味着佛教寺庙的修行者即将归去。诗人思考着他们的内心世界,诗意深沉。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修行者境界的赞叹。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教寺庙的景象,以及对庐山和钟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向往。诗词深邃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将人世间的繁忙与佛教修行的宁静进行了对比,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诗词推荐

暑途劝加餐,养成摩天翮。中车宝带黄,小队油幢碧。

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一夜梦千回。梅花入梦来。涨痕粉树发。霜冷沙洲日。心事莫惊鸥。人间千万愁。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低徊且向笼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杨柳依依洲渚深,驾言聊尔纵幽寻。不虞为子登临费,但约新诗好处吟。

嘉景无人把酒看,县楼终日独凭栏。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海上聊一望,舶帆天际飞。狂蛮莫挂甲,圣主正垂衣。风恶巨鱼出,山昏群獠归。无人知此意,吟到月腾辉。

昔年禅诵地,荒草夕阳台。仪凤有谁识,游人独上来。古桐阴覆井,丛竹笋穿苔。千古几兴废,北风吹雁回。

鸥间伴侣子夔边,易类宗盟计百年。淮拟归来寻旧约,不堪相送苾新阡。芝兰笑语龙山事,桃李樽罍象澦天。钟作数行入老泪,为君滴向碧海渊。

山灵应道我归来,一径新添雨后苔。高柳直从江路见,细花还傍竹丛开。百年天际云千变,万事林间酒一杯。记得吾家老开府,当年曾劝陆郎回。

江水夜韶乐,海棠春贵妃。殷懃向春道,莫遣一花飞。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稻粱戒鸟啄,馈粟辞子阳。神明久不死,宇宙一鸟翔。若人据槁梧,中自含宫商。其游车泠风,其息形坐忘。豆山瀛泗等,念往即褰裳。盖云任去来,岂谓符弛张,老商顾之笑,是事何轻扬。云风驾旬馀,日月辀两傍。拊掌一戏笑,何异侏儒场。后人致引慕,竹林焚馨香。飘飘大人赋,气夺

不禁归梦五更长,出见宽闲若故乡。天外惨舒云黑白,陇头大小麦青黄。水虽四泽无芦苇,地不多山少柘桑。却有一般堪爱赏,虬髯老桧郁苍苍。

具通方眼放{嗤口换目}盲,争肯先人一步行。穷四部洲求逊让,看来不出老先生。

黄犊眼中荒草,鹭莺立处枯荷。宦海风涛舟楫,故山烟雨松萝。

凉凉寂寂不关天,自诡诗穷五十年。君比老夫痴又甚,更教斲句当行缠。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我来不为一醉期,忽焉一醉留者谁。山川无言岂有意,阴与造物昌吾诗。吾诗不受世促迫,亦不肯与人谐嬉。鸢飞戾天鱼跃渊,动笔自有风月随。我欲写时君莫问,君欲问时我不知。此时此意有此乐,梅山□梅花开时,为我痛饮而读之。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芳酒一樽虽甚满,故人千里奈思何。柳挼池阁條偏细,花近檐楹香更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