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禅师》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具体内容是:
击鼓求亡益是非,
木中生火更何为。
吾师别是醍醐味,
不是知心人不知。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敲击鼓声寻求超越善恶之辨,
在木头中生火又有何妨。
我师不是寻常人所知悉的教益,
非知心者难以体味其中迷离。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觉悟和智慧。击鼓求亡益是非,意指通过禅修来超越对善恶的执念,不被是非之分束缚。木中生火,则是指虽然木头可以生火,但并不表示禅修者真正悟道,只是取得了表面的成就。吾师别是醍醐味,指出真正的禅师教导的是更深层次的智慧和悟性,无法被一般人所理解。不是知心人不知,强调只有真正培养了悟性的学者,才能真正理解禅宗的奥义。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深意,提示人们只有超越是非、成为真正的悟者,才能体味到其中的禅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