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梦阳的《戊寅元夕》
拼音和注音
chūn sè rùn dōng hòu , yuán xiāo jīng zhé b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元宵:(名)①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②用糯米粉做成的球形食品。由元宵节的应时食品而得名。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原诗
春色闰冬后,元宵惊蛰边。
软尘欺月散,繁火夺星悬。
车马中原地,笙歌全盛年。
无劳验花烬,难测是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