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庾楼晓望》
拼音和注音
sān bǎi nián lái yǔ lóu shàng , céng jīng duō shǎo wàng xiāng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望乡:望见故乡;遥望故乡。亦借指思乡。
多少:(名)指数量大小:存款~不限。②(副)或多或少:只要打开书,~都能学点知识。③(副)稍微:家务活他也~干点。
百年:1.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大业。~不遇。2.人的一生;终身:~好合(新婚颂词)。~之后(婉辞,指死亡)。3.字面释义:一百年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曾经:(副)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说过这件事。[反]不曾|从未。
年来: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年岁到来。
楼上:楼上lóushàng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乡人:乡人xiāngrén∶乡下的老百姓乡人起得很早∶同村同乡的人在这里他的乡人很多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