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沈晭的《送南疑子游庐山歌》
拼音和注音
kuáng lái huò zuò sūn dēng xiào , yún zhōng shí xià fèng huáng ji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吉祥。
云中: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3.比喻朝廷。4.古郡名。原为战国赵地,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汉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5.古云梦泽。6.山名。
时下:时下shíxià目前。
中时:午时。不好也不坏的时机。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末。
沈晭
不详
原诗
南疑未到匡庐峰,匡庐千仞罗胸中。
文章驱使巨灵手,奔腾络绎相为雄。
行囊一卷方筁集,横峰侧岭起咫尺。
或如汉阳高插天,或如香炉生紫烟。
或如瀑布飞匹练,或如五老露头面。
或如九叠开云屏,或如虎溪列绣亭。
烟云出没不可状,破浪乘风自神王。
从前读得等身书,梦魂常与李白俱。
一朝特放九江棹,湓浦风帆春浪好。
自添两翅忽飞扬,不怕山头鸟道长。
狂来或作孙登啸,云中时下凤凰叫。
兹山拔地排天门,却被南疑作诗料。
烟岚云气生巾笥,神魂荡漾时一至。
君独青春赋远游,轻风五两一叶舟。
到此独上匡庐顶,读书堂前有旧影。
昔年读书有二李,他年二沈卜筑或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