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dì chú yáng zi yīng wú shuǐ , tiān jǐn zhōng yuán hé yǒu sh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无水:对不喜欢喝水的一类人的称呼。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出郊风物两閒间,眼底江南顿觉还。
金阙五云浮王气,玉亭千古识龙颜。
地除扬子应无水,天尽中原合有山。
何事宋家三百载,只披图志望㠝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