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舞歌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作品评述

霓裳羽衣舞歌鉴赏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出自印度,原名《婆罗门曲》,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呈宫廷,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玄宗宠妃杨玉环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安史之乱后,谱调逐渐失传。白居易这首《霓裳羽衣舞歌》生动传神地描述了这种舞蹈的服饰、乐器伴奏和具体表演的细节。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包括自注在内的许材料,其音乐史料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叙述元和年间诗人曾于内宴时见过《霓裳舞》。诗人写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可见诗人不止一次参加过内宴,也观赏过不知多少歌舞节目,然而印象最深、最为喜爱者却首推这《霓裳羽衣舞》。那么,这首舞曲为什么能在众多的朝廷乐舞中脱颖而出呢?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点出了表演的时间、地点。明媚的春天当然是表演歌舞的最佳季节,而“玉钩栏下”更非一般场所可比。这时间、舞台,自然应有好的演员演出好的剧目。关于演员,诗歌仅用“案前舞者颜如玉”、“娉婷似不任罗绮”两句作了交待,前者指容貌,后者形容体态,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而“不著人间俗衣服”等句,更把这容颜如玉、体态轻盈的演员妆点成了仙女。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仙女的美貌是不容置疑,也非人间可比的。她身穿彩色如虹的裙子、回云流霞之披肩,钿璎纍纍,玉佩珊珊。诗中不仅描绘出歌舞艺人穿着打扮的华贵,也隐约透露出这是一出以神仙故事为题材的剧目。

  从“磬箫筝笛递相搀”以下六句是介绍和描写《霓裳舞》的乐器伴奏和舞蹈的正式表演。磬箫筝笛,递相弹奏,击扌厌弹吹,悠扬曲折,此为序曲。“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两句下有诗人自注说:“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这时整装已毕的神女还娇慵地伫立在舞台一角,作将要起飞状。突然,乐曲由柔转刚,擘騞作响,直如秋竹坼裂,春冰迸碎。再看此时的神女,舞姿轻盈,飘飘若流风雪回,疾速如游龙受惊。时而挥舞轻柔的广袖,若弱柳迎风;时而轻曳罗裙的下摆,似流云缭绕。这些动作据诗人自注说:“皆霓裳舞之初态。”诗比喻巧妙,绘声绘色。下文“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画龙点睛,描绘舞女在表演上述动作时,眉黛有姿,风袖传情,不仅是动作本身舞得漂亮,更主要的是演员通过眉眼、服装传达出一定的声情。这样的舞蹈才会打动人、感染人,才会引起下文“凝视谛听殊未足”的效果。

  以上是重墨描绘《霓裳舞》的音乐伴奏、表演动作。“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二句将舞蹈内容一笔带过,繁简得当,有利于突出舞蹈的姿态描写。下文“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是对舞蹈音乐的总结性描写,说明舞蹈结束,以照应上文“秋竹竿裂春冰坼”等。面对如此美妙的音乐舞蹈,诗人看得目瞪口呆了。“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道出了《霓裳舞》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落人间八九年”至“闻道如今各星散”是诗的第二段,大意是写诗人自己曾在杭州教练歌妓们排演《霓裳舞》。诗人自从在宫廷见到这个舞蹈后,惊人的演出效果使他终生难忘。因此在调任杭州刺史的几年中,公务之余,常以排演《霓裳舞》为乐。无奈诗人一离开,众歌妓如飞鸟各投林四散而去,几年心血付之东流。

  “今年五月至苏州”以下为第三段。诗人念念不忘《霓裳舞》的重现,在苏州听说好友元稹的部属多有能歌善舞者,于是以书问之。元稹答以《霓裳羽衣谱》。诗人如获至宝,“眼前仿佛睹形质”、“疑从魂梦呼召来”等语表达了他的喜悦。元谱所写形象鲜明,使他仿佛看到了当初宫廷美人千姿百态的表演实况,犹如梦中一般。最后他决心以谱为据,在苏州重新教练歌妓排演。“但恐人间废此舞”表达了担心优美舞乐失传的思想。

  诗歌叙述了诗人围绕《霓裳羽衣舞》在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极富条理。“就中最爱霓裳舞”、“教得霓裳一曲成”、“无人知有霓裳舞”、“恰与昭阳舞者同”、“但恐人间废此舞”,层次分明,层层照应,可作为一篇《霓裳羽衣记》来读。

  诗的韵脚转换流畅自然,极富音乐美。多为两句押一韵,如:“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等。“嫣然纵送游龙惊”、“斜曳裾时云欲生”、“风袖低昂如有情”、“王母挥袂别飞琼”则是隔句押韵。至于“唳鹤曲终长引声”在隔了一句后又回到前边的韵上。如此,抑扬顿挫,婉转流畅,读者在欣赏诗歌优美的文辞时,也体味到了个中音乐流动之美。

  优美的文辞,精妙的比喻,贴切的用典,使这首长诗成为价值很高的优秀之作。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一句以流风回雪形容舞姿的轻盈,以游龙受惊比拟舞女前进时的飘忽之态,形象新颖,同时又暗用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曹植描绘的是神女,《霓裳舞》演出的是神话传说。可见白诗用典决非信笔为之。再如“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一句是表现舞蹈的终止,鸾凤两翼长着美丽的彩色羽毛,是象征《霓裳舞》的服装;“却收翅”是指展开的翅膀再收回来,比喻舞罢。把本来难以描绘的动作用形象的比喻再现出来,使人如见舞蹈的优美,服装的鲜艳,形成色彩繁富、充满动态感的画面。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羽衣

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御笺银沫冷,长簟凤窠斜。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

羽衣

绿简朱书扣紫圜,黑烟红电搅黄渊。卷残东汉西岷水,翻入南云北梦田。病祝香灯犹未炷,疫民鍼艾已先痊。更欣十万天骑子,角脱膠开不上弦。

羽衣

人家插柳春将过,时节浇松老未归。

羽衣

诗无雕刻未为癖,战胜纷华聊自肥。万里归期劳梦想,百年世事几从违。

羽衣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啼儿屡哑咽,倦僮时寝兴。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尧舜事已远,丘道

羽衣

夜闻一霎两霎雨,春着村南村北花。紫绵扑扑海棠蕾,翠毯茸茸沙蒋芽。游芳要非老者事,幽意自属山人家。东风莫漫尽桃李,留与绕屋深桑麻。

羽衣

宦途滋味饱更谙,命薄于人分亦甘。两鬓雪霜为小谏,六街泥雨趁常参。便休禄仕饥寒累,强逐班行面目惭。安得去如秉处士,板舆荣侍卧终南。

羽衣

酒饮清光滑辣,果餐软美香甜。两般每日做抽添。八味依时给赡。信步六街走遍,须寻七宝妆严。三田九转似银蟾。一性孤灵有验。

羽衣

诛茅斩恶木,众卉方以朋。掘沙到沮洳,方复见此澄。客来恍异境,物象初不增。以此自诳目,果下能日乘。

羽衣

□□湘江洁,名应岳麓齐。扁舟先浙左,匹马次江西。眼可□今大,诗须到处题。世人无陆学,一笑过金溪。

羽衣

瀛洲真学士,为底事、在红尘。为语触宫闱,沈香亭里,瞋谪仙人。为亲近君侧者,见万言策子_刘_。为是尚方请剑,汉廷多惮朱云。君言往事勿重陈。且斗酒边身。也不会区区,算他甲子,记甚庚寅。尔曹譬如朝菌,又安知、老柏与灵椿。世上荣华难保,古来名节如新。

羽衣

尚记鸣琴锦水滨,华宗赞府偶同寅。涉哦松笔规随我,传种花词脍炙人。潘令鬓毛两堆雪,崔丞诗赋一微尘。览君姓氏询乡里,旧事关心感慨频。

羽衣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平桥渡水西林去,草屋茅亭隔烟树。童子携筇独鹤随,仙人背立溪桥路。前山矗矗知几重,悬崖怒瀑飞晴虹。渔舟影没汀树远,牧童声断江天空。

羽衣

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

羽衣

风泉尽结冰,寒梦彻西陵。越信楚城得,远怀中夜兴。树停沙岛鹤,茶会石桥僧。寺阁边官舍,行吟过几层。

羽衣

野寺依绝壁,化身满诸龛。后前莽难测,千亿纷相参。妙斩谢斤斧,高楼轶烟岚。旁行栗危栈,俯{左日右敢}惊深潭。岁月浸荒老,苔藓争对函。亦有好事者,增饬施朱蓝。经营定自图,谍雅奚未暗。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远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开元韦庶子,剖符剑之南。咄嗟檀施

羽衣

径夹长松照地青,眼看高阁与云平。出林殿脊先知寺,满路花枝未见莺。上到峰头千嶂合,下临岭脚一溪横。山寒入骨冰相似,冰杀人来却道清。

羽衣

道义秦城重,声名冀马空。河汾谈圣制,邹鲁振儒风。有学堪经世,无官可效忠。浮云公岂计,吾道自怜穷。

羽衣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羽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