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

风雨萧萧夜晦迷,不须鸣叫强知时。
多才久被天公怪,阙食惟应爨妇知。
杜叟挽衣那及胫,颜翁食粥敢言炊。
诗人情味真尝遍,试问于君底事亏。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意,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成何事,一听秋涛万鼓音。

作品评述

《和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风雨交加、夜晦迷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雨萧萧夜晦迷,
不须鸣叫强知时。
多才久被天公怪,
阙食惟应爨妇知。
杜叟挽衣那及胫,
颜翁食粥敢言炊。
诗人情味真尝遍,
试问于君底事亏。
如我自观犹可厌,
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
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意,
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成何事,
一听秋涛万鼓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风雨和黑暗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诗的开篇,风雨萧萧,夜色昏暗,诗人心境感到迷茫,对于时局的变幻无常感到困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不需要鸣叫来显示自己的强硬立场,因为时机的变化并不取决于个体的努力。

接下来,诗人以杜甫和颜真卿为例,表达了多才多艺的人才长期被上天所嫉妒的感叹。他们被剥夺了应有的荣誉和地位,而只能过着艰苦的生活。杜甫挽着衣襟,走不到高位,颜真卿只能吃粥而不能享受美食。这里反映了时代的不公和人才的辛酸遭遇。

然后,诗人表示自己对于人情世故的真实体验已经尝遍,试问君底事何所亏欠。他对于自身的处境感到厌倦,但非君(指诗中的柳子玉)又有谁会愿意和他相互陪伴、寻求共同的理解呢?

在下一段中,诗人以图书跌宕和灯火青荧的夜晚场景为背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思考。他感慨自己年老的时光已经消逝,只能依靠书本和深夜的灯火,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早年就怀揣着对天下万物的关切,微不足道的官职让他敢于有济世之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南行千里的决心,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期待着在南方听到秋涛的声音,象征着万民的呼声,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整首诗词以夜晚的风雨和黑暗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风雨交加、夜晦迷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雨萧萧夜晦迷,
不须鸣叫强知时。
多才久被天公怪,
阙食惟应爨妇知。
杜叟挽衣那及胫,
颜翁食粥敢言炊。
诗人情味真尝遍,
试问于君底事亏。
如我自观犹可厌,
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
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意,
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成何事,
一听秋涛万鼓音。

这首诗词以夜晚风雨和黑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风雨萧萧、夜晦迷茫的景象,诗人感到困惑,表示不需要鸣叫来显示自己的强硬立场,因为时机的变化并不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杜甫和颜真卿来表达对多才多艺的人才长期被上天所嫉妒的感叹。他们被剥夺了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只能过着艰苦的生活。杜甫挽着衣襟,没有达到高位;颜真卿只能吃粥,无法享受美食。这反映了时代的不公和人才的辛酸遭遇。

随后,诗人表示自己对人情世故的真实体验已经尝遍,试问柳子玉,君底事何所亏欠。诗人厌倦了自己的处境,但又问道,如果不是柳子玉,还有谁愿意和他相互陪伴、寻求共同的理解呢?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孤独思考的情景,他依靠图书和深夜的灯火来度过,感慨自己年老时光已逝,只能靠这些来安慰自己。早年间已怀揣着对天下万物的关切,微不足道的官职使他敢于怀有改善时局的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南行千里的决心,期待听到南方秋涛的声音,象征着万民的呼声,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整首诗词以夜晚的风雨和黑暗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时代的困惑和不满,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希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瀑泉奔放石坡陀,回首清游岁几何。脚力不如前日健,诗盟还喜故人多。滕王阁上无韩子,还景楼中欠老坡。不谓鄙言成宿识,偶因晚涖得波波。

啼鸟匆匆变物华,雨池科蚪渐成蛙。青鞋谩踏闲边草,白发羞簪醉里花。此日骅骝思苜蓿,当时鹦鹉唤琵琶。遥怜箫鼓追游地,荠麦青青已没鸦。

斗门何代设,千古截寒潮。水庙依枫树,湖田足葑苗。众山临海尽,丛港达城遥。落日淦歌里,西风动泬寥。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哦诗不用著工夫,已谪牂牁四千里。柳侯未五十,罗池作刺史。翰苑失词华,蛟龙急泥滓。我今四十贫无官,六合飘零到融水。来时三宿柳城村,再拜前贤我如此。才卑何怨嗟,且述西征始,奔走岂吾心,跬步思桑梓。江右湖湘抵桂林,青山争献双眸美。

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浪花湖阔虹蜺断,柳线村深鸟雀闲。千室绮罗浮画楫,两州丝竹会茶山。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

门外青山玉作堆,山前一水更萦回。归来虽喜风烟好,老去还惊岁月催。不见故人增寂寞,尚怀往日共徘徊。何时轩盖重相过,伴我花前醉百杯。

郊居观获罢,暝色满荆扉。岁事山田薄,人家茅屋稀。荒原寒照敛,独树暮禽归。夜静然灯坐,高窗黄叶飞。

十里烟光湿翠苕,二分春色到花朝。无人快击华奴鼓,有伴同吹弄玉箫。遍地锦围歌处席,满身珠压舞时腰。莫嗔老子疏狂甚,曾醉扬州廿四桥。

楼头缩手系新痾,对酒共如缺月何。凉满沙堤浮水气,暝归帐卒动铙歌。劫余一塔残钟灭,灯外双桡好影多。待看霜痕翻木叶,携公晞发杖阳阿。

老槐钜竹俨墙阴,斯立诗情冠古今。连理并柯真创见,澡身浴德信同心。蝉吟永夜传清韵,鹤唳中宵和好音。不日除书下丹禁,瑞图频展锦窠深。

男儿未肯着渔蓑,且把屠龙一剑磨。宣室岂容无贾谊,词林尚可着廉颇。壮怀每被愁怀恼,官况宁如旅况多。我欲便归归未得,江南孤负采菱歌。

虹雨才收,正抱叶残蝉,渐老云木。银汉飞星,玉壶零露,万里素秋如沐。倚颦抱独。盼娇曾记郎心目。向艳歌偏爱,赋情多处寄衷曲。凄凉漫有,旧月阑干,夜凉无因,重照颓玉。扇纨收、鸾孤蠹损,一番愁绪黯相触。回首寒云空雁足。露井零乱,已是负了桐阴,可堪轻误,满篱种菊。

讲堂丛竹旧,相忆对香烟。萚谢莺啼后,苔生燕乳前。浮生看逝水,湿泪落空筵。独有诗名在,应知满大千。

旷怀未许众人窥,细行犹堪百世师。广厦千间无地起,灵台一片有天知。

十旬五旬病,三日两日饿。闭门本求安,岁月不可过。秋成尚百日,急迫如星火。西风吹楸林,木叶朝来堕。夕阳下城头,蟋蟀鸣户左。褰裳临溪水,照影非昔我。悲歌动邻里,惨惨风满座。怀深声愈凄,辞绝意难和。人生一世间,太半逢坎坷。为乐须及时,倏忽伤老大。

萧酒绝尘迹,虚廊画列仙。洞灵潜彻海,山峭欲奔天。松古巢高鹤,庭闲湧异泉。长生如有术,谁复欢流年。

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

白发萧疏忝侍仪,夔龙青琐许追随。禁庐晚退仍分直,宣室春来屡祝釐。翔凤远连双玉阙,流莺深啭万年枝。老怀寥落将何补,空有云泉入梦思。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夫君非岁时,已负青冥姿。龙虎一门盛,渊云四海推。駸駸步騕褭,婉婉翥长离。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芊眠瑶草秀,断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