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作品评述

周颂·雝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路行进很从容,到达庙堂肃又恭。助祭都是公和侯,主祭天子诚又敬。进献一头大公牛,助我摆好献神灵。伟大光明的先父,安抚孝子的心灵。
臣子个个明道理,君主文武全能行。上帝安宁又快乐,能让子孙都昌盛。祈求赐予我长寿,保佑多福有吉庆。已劝父王来歆享,再劝母后也来尝。

注释
⑴有:语助词。来:指前来祭祀的人。雝(yōng)雝:和谐貌。
⑵至止:到达。肃肃:严肃恭敬貌。
⑶相:助。这里指助祭的人。维:是。辟公:指诸侯。
⑷穆穆:容止端正肃穆貌。
⑸於(wū):赞叹声。荐:进献。广:大。牡:指大公牛等雄性牲口。
⑹相:助。予:周天子自称。肆祀:陈列祭品而祭祀。肆,陈列。
⑺假:大。皇考:对已死去父亲的美称。
⑻绥:安,用如使动。予孝子:主祭者自称。
⑼宣哲:明达聪智。人:臣也。
⑽后:君主。
⑾燕:安。指周国治民安,上天无灾异降临。
⑿克:能。昌:兴盛。厥后:其后,指后代子孙。
⒀绥:安。一说同“赉(lài)”,赐予。眉寿:长寿。
⒁介:助,佑。繁祉(zhǐ):多福。
⒂右:通“侑”,权酒食之意。一说即“佑”,指受到保佑。烈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烈,言其功。一说光明。
⒃文母:指有文德的母亲。旧以为指周文王之妃太姒。

周颂·雝鉴赏

  周王室虽然还不能如后世中央集权王朝那样对全国进行牢固有效的控制,但周王毕竟身为天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北山》),诸侯们还是要对之尽臣下的职责;实质性者如发生兵事时的勤王,礼仪性者如祭祀时的助祭。这首诗的开头写的便是诸侯助祭的情况。

  因后世有“肃穆”一词,往往容易导致诗中“肃肃”“穆穆”属同义或近义的误会。其实两词含义用来颇有区别。“肃肃”是说助祭诸侯态度之恭敬,不仅是对祭祀对象——当时周天子的已故祖先,而且是对居祭祀中心地位的周天子本人;“穆穆”则既表周天子祭祀的端庄态度,又表其形态的盛美与威严。这样理解,二词分别用于助祭者(诸侯)、主祭者(天子),方可谓恰如其分。而那些丰盛的祭品(广牡),或为天子自备,或为诸侯所献,在庄严的颂乐声中,由诸侯协助天子陈列供奉。一个祭典,既有丰盛的祭品,又囊括了当时的政治要人,可见其极为隆重。

  《毛诗序》说,《周颂·雝》是“禘大祖(即后稷)”,但诗中明言所祭为“皇考”“烈考”,其说难通。朱熹《诗集传》认为“皇考”指文王,“孝子”是武王,其说近是。以武王之威德功勋,召诸侯或诸侯主动来助祭,不仅不难,而且势在必然。不过,这种有诸侯相助祭祀皇考的典仪虽然始自武王,武王之后也会沿用,如成王祭武王、康王祭成王都会采用《周颂·雝》所描写的诸侯助祭形式。这种形式,既表现周天子在诸侯中的权威,也表现诸侯的臣服,成为周王室政权巩固的标志。周王室自然乐于定期显示这一标志。至于后来周王室力量衰落,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乃至诸侯纷纷萌生觊觎九鼎之心,恐怕这种标志的显示便难乎为继了。

  “假哉皇考”以下八句,是祈求已故父王保佑之辞,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宣哲维人,文武维后”,即臣贤君明,有此条件,自可国定邦安,政权巩固,使先人之灵放心无虞。二是“克昌厥后”,这与《周颂·烈文》《周颂·天作》中的“子孙保之”意义相似,对照钟鼎文中频频出现的“子子孙孙永保用”及后世秦始皇的希望其后代“万世而为君”,读者不能不对上古(后世亦同)国君强烈追求己姓政权的绵延留下深刻印象。与这一点相比,“燕及皇天”(即使是虔诚的)和“眉寿”“繁祉”只能是陪衬而已。

  这首诗是父母同祭的,因此说“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但“文母”的陪衬地位也很明显,这又是父系社会的必然现象。以这样内容的两句结尾是周颂中唯一之例,透露出《周颂·雝》是祭祀后撤去祭品的乐歌的信息,并为诸多《诗经》注疏、研究者所公认。按理说,每一祭典都有撤去祭品这一程序,撤祭诗不会仅此一首,既然现 在《诗经》只收录了《周颂·雝》,可见《诗经》的整理删定者(旧说为孔子)认为它是其中最出色的一篇。

周颂·雝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周王祭祀先祖的乐歌。刘向认为此诗作于周武王时期。古代祭祀活动完毕,在撤去祭品时(古称“彻”),要演奏一段乐曲。朱熹明确解此诗为周武王祭祀周文王后撤祭时所唱的乐歌。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诗经

玉花小朵是山矾,香杀行人只欲颠。风掠水衣无处去,柳塘著在角头边。

诗经

层云愁天低,久雨倚槛冷。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心将时人乖,道与隐者静。桐阴无深泉,所以逞短绠。

诗经

数峰碧巑屼,乌君成道山。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閒。

诗经

余寒尚峭。早凤沼冻开,芝田春到。茂对诞期,天与公春向廊庙。元功开物争春妙。付与秾华多少。召还和气,拂开霁色,未妨谈笑。缥缈。五云乱处,种雕菰向熟,碧桃犹小。雨露在门,光彩充闾乌亦好。宝熏郁雾城南道。天自锡公难老。看公身任安危,二十四考。

诗经

虹雨才收,正抱叶残蝉,渐老云木。银汉飞星,玉壶零露,万里素秋如沐。倚颦抱独。盼娇曾记郎心目。向艳歌偏爱,赋情多处寄衷曲。凄凉漫有,旧月阑干,夜凉无因,重照颓玉。扇纨收、鸾孤蠹损,一番愁绪黯相触。回首寒云空雁足。露井零乱,已是负了桐阴,可堪轻误,满篱种菊。

诗经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诗经

掀翻了这名上纱,捣碎了那利下瓦,我这里风中来去由自家。相思里懒将那情字儿挂,就无心也不怕。梦里春秋,今古闲话,究真地里都是假。你就说我拖沓,你就笑我泼洒,且借着那芒杖儿挑着月天大地大。

诗经

虔郊上帝,肃事圆丘。龙驾四牡,鸾旗九斿。钟歌晚引,紫炀高浮。日丽苍璧,云飞鸣球。皇之庆矣,万寿千秋。

诗经

正学无阿世,危言不顾身。旁观多侧目,独立屡撄鳞。八叶钧衡后,三朝柱石臣。晚方陪国论,终不尽经纶。

诗经

懒携行杖踏莓苔,寂寂残樽对雨开。开口只应心独语,闭门休问客谁来。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时亦自才。试问白头冠盖地,几人相见绝嫌猜。

诗经

雨垫林宗一角巾,萧条村路并烟津。四朝遇主终身困,八世为儒举族贫。行摘残蔬循废圃,卧闻饥雀噪空囷。封胡羯末皆佳甚,剩喜团栾一笑新。

诗经

撑肠万卷不救饥,书生何苦攻书为。如烹太牢饮醇酒,无此肝肺无由知。阴侯把笔耕六籍,短檠荧荧照头白。又携束书作官去,此生此债宁终极。大州小州疲征输,文书急急如骂奴。家无二顷归未可,泮宫水冷乐有余。使君喜士比金玉,知子姓名吾所属。定当屣履迎王符,勿忧广文饭不足。

诗经

秋雨里。目断一溪烟水。隐隐人家疏树底。渡头灯火起。风弄远汀蒲苇。香冷虚堂窗几。陡觉夜凉侵翠被。好怀今有几。

诗经

斋合寒麝薰,书帙映斜景。偶来樽俎同,延此笑言顷。宫线添尺余,朝来日未永。一醉解语花,万事画地饼。要似虎头痴,何须樗里瘿。

诗经

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

诗经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诗经

不枉金兰贮一贤,唱名重见冕旒前。省闱见说第三赋,选调犹迟十八年。据实语人南峤事,无多行李浙江船。壶山群彦官今紧,直谅如今合茹连。

诗经

雪覆千山未厌多,孤峰不白意如何。单单突出千峰外,似异还同永不么。

诗经

绝怜修竹知人意,更爱双泉不世情。回首旧游浑似梦,却因多难悟无生。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