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童子蚍蜉

拂拭方山帽,安排一复巾。
春秋书满架,整整莫因循。

作品评述

《赠童子蚍蜉》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晁说之对一个名叫童子蚍蜉的人物的赠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拂拭方山帽,
整理一方巾。
春秋书满架,
整整莫因循。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童子蚍蜉整理方山帽和一方巾的场景,表达了对他勤奋好学的赞赏之情。方山帽和方巾都是古代学子的标志,象征着学问和知识。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童子蚍蜉对学问的敬重和追求。

诗词的后两句“春秋书满架,整整莫因循”则强调了童子蚍蜉对学问的执着和不懈努力。春秋书是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满架表示他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种书籍。整整莫因循则是告诫他不要因循守旧,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童子蚍蜉的赞美和鼓励,同时也传递了对学问和知识的崇尚态度。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晁说之对于学习和进取精神的推崇,同时也激励读者追求知识和不断进步。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行人未到雨潇潇,最苦酴醿叶尽飘。风雨不遮春去路,障泥空滞马蹄骄。

小舫闲撑莫厌迟,比於刳艇劣相宜。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说似行人且细听,螺冈门外莫宵征。前头石斧韩婆岭,第一单身不要行。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挽首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洪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云朋询,霞友答。性命事大,自当救拔。免轮回、决在今生,可细搜细刷。青莲开,白莲发。莲花帐内,姹婴仰观俯察。向蓬莱、路上前行,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形骸随众人,敛葬

不才甘下第,君子蹇何重。相送昆明岸,同看太白峰。数瓢留顷刻,残照迫从容。好去烟霞县,仙人有旧踪。

涧流一一抱峰回,面面林峦锦帐开。我品洞天居第七,只应题作小蓬莱。

云暗花寒春在否,烟波漠漠不禁愁。此愁肯逐杨花散,常与幽人种白头。

道傍谁氏馆,□我坐开樽。翁妪出迎客,儿童为扫门。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傥遂卜隣约,为农老此村。

众岛在波心,曾居旧隐林。近闻飞檄急,转忆卧云深。卖药唯供酒,归舟只载琴。遥知明月夜,坐石自开襟。

山人采药晞乔松,披云扶石松根空。捣霜铒玉得不死,大乐真与神灵通。论功合在金石上,何意坐随脂泽融。谁令千古玉环秽,涴此万壑寒林风。煎膏桐乳彼何物,滑咽润颊夸微功。嗟哉可吊不可贺,吾道至此宁非穷。梁公一生面如铁,阿武家儿看花月。鲁公言言秋霜烈,作文佞仙要仙诀。

万里澄江雪霁时,玉壶一色冷含辉。淦翁认得烟村路,柳线穿鱼带月归。

上相行春乐有馀,绣旗朝共宿云舒。特教红袖停妍唱,为许朱衫托后车。肯说大烹专鼎食,旋容小摘荐园蔬。多才幕府论荣遇,诗句飘飘动客裾。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玉气如虹,岂缯弃笥。既奉既将,亦奠在位。有永群后,实相祀事。何以临下,心意不贰。

种在法王城,前朝古寺名。瘦根盘地远,香吹入云清。鹤动池台影,僧禅雨雪声。看来人旋老,因此叹浮生。

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横出一枝戛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廓。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撼寒光落。有时风雨晦暝,摆撼若黑龙之腾跃。合生于象外峰峦,枉滞乎人间山岳。安得巨灵受请托,拔向青桂白榆边安著。

濂洛遗音喜复鸣,未由会面只心倾。平生格物工夫到,好恶真如月样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