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晦叔二首

人老家何在,龙眠雨未惊。
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渊明。
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
小楼看月上,剧饮到参横。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作品评述

《次韵江晦叔二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人老家何在,龙眠雨未惊。
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渊明。
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
小楼看月上,剧饮到参横。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在人生晚年时的感慨和心境。诗开篇写道:“人老家何在,龙眠雨未惊”,表达了作者年老后已没有家园可归,像沉睡的龙一样未被世俗所惊扰。接着,诗中出现了“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渊明”的句子,描绘了苏轼与友人一起饮酒欢聚,等待天明的情景。这里的“太白”指的是太白山,而“渊明”则是指文学家陶渊明,表示苏轼与文人雅士相聚共饮,交流文学心得。

接下来的几句中,苏轼说自己幸运地能与云游的仙人陶渊明一样,在登仙的山上坐下来吟咏作诗,表达了对自己诗才的自豪和满足。他登上小楼,仰望着上升的月亮,畅饮至酣,表现了他在诗酒间得到的快乐和自由。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提到了江南岸的钟鼓声,他归来时心中的梦想被打破,感到惊讶和失望。他觉得世事变幻如云,唯有孤独的月亮仍然明亮,表达了他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内心深处的坚守。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不居,他的诗仍然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现。

诗的结尾,苏轼以“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来写自己的离别之情。他站在树顶上看着江水,看着桥横过江面,表达了他面对离别时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宴会场景,他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示了他对诗歌和自由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相结合的手法,诗情并茂,意境深远,是苏轼晚年诗歌创作中的一部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南帝当年此筑台,称雄亦岂偶然哉。谩通异国求阳燧,不道偷儿饮漆杯。能使越人存旧迹,始知秦吏有奇才。只今黄屋归何处,但见牛羊夕下来。

萧萧竹径暝烟浮,散帙鸣琴事事幽。若比潇湘渔父隐,门前只少木兰舟。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台。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遂得会风雨,感通如云雷。至矣小宗伯,确乎心不回。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却忆江南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

村南野老亦多伎,两鬓鬔松状如鬼。嬴颠秦蹶了不闻,一心只向红炉裹。风鞴在手金在鎔,等閒变化天无工。日暮欢呼走妻子,买鱼沽酒歌春风。

向来上阳人,尽属沙叱利。长门不用守,蜥蜴草间戏。

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宫树阴浓秋未落,塞鸿声断晚尤哀。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

客至方城颒,闲来醉未消。任贫烹折项,新获饭长腰。蠓蚁天将吹,蜂衙海欲潮。相怜幽兴熟,情至废招邀。

已为贫孟郊,拚作瞎张籍。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鴈。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翫。宾至可命觞,朋来

年光六马去骎骎,末路漂流愧此心。玉佩金貂自钟鼎,纶巾羽扇本山林。舟横落月梅花淡,雁贴寒云春水深。漠漠东风闭蓬户,相思华发忽盈簪。

潘郎心老不成春。风味隔花尘。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近时无觅湘云处,不记是行人。楼高望远,应将秦镜,多照施颦。

百计留春春不住。褪粉吹香,日日催教去。心事欲凭莺语诉。流莺划地无凭据。绿玉阑干围绮户。一点柔红,应在深深处。想倚翠帘吹柳絮。浅颦惆怅芳期误。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三德齐敷结净缘,十方僧宝世良田。愿将此日无为福,上祝皇图亿万年。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仗下仪容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经国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明朝莫遣书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五日十日岂为工,万壑千岩自绝踪。在握已能霄汉上,更须群玉占前峰。

嵌岩穹窿,屹立乎江中。崩湍下瞰不见底,巨石崛出高摩空。混沌破来到今几万岁,雄奇秀丽胡为乎此山兮夕钟。长江西来一万里,当空削出金芙蓉。上有金仙居,下有冯夷宫。宝坊栉比列霄汉,塔影倒置惊鱼龙。有时洪钟咽烟响,潮音属和驱群聋。鸟飞竟力不得到,我尝拿舟一抵其云峰。

细草侵阶乱碧鲜,宫门深锁绿杨天。珠帘欲卷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蛾误少年。

几年玉殿领仙班,霜满乌靴尘满冠。寄语山花与溪鸟,今回莫作故吾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