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郑宪席上再赋)
累月愁霖,知今夕、是何天色。
秋老矣、芙蓉遮道,黄花留客。
长有霜螯来左右,谁言枥马能煎迫。
眄高穹、重叠起顽云,星难摘。
罗绮盛,轩窗窄。
心已醉,肩须拍。
更十分行酒,再三相吓。
凤诏十行归路近,桂华千里明年隔。
趁闲时、楼上共凝眸,芦花白。
作品评述
《满江红(郑宪席上再赋)》是宋代洪适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郑宪席上再赋)
累月愁霖,知今夕、是何天色。
秋老矣、芙蓉遮道,黄花留客。
长有霜螯来左右,谁言枥马能煎迫。
眄高穹、重叠起顽云,星难摘。
罗绮盛,轩窗窄。
心已醉,肩须拍。
更十分行酒,再三相吓。
凤诏十行归路近,桂华千里明年隔。
趁闲时、楼上共凝眸,芦花白。
中文译文:
积累了几个月的阴雨,我怎么知道眼前的天色如何。
秋天已经老了,芙蓉花遮住了路,黄花留住了客人。
长时间有霜螯环绕左右,谁说枥马可以被煎迫。
仰望高高的天空,云层叠叠起伏,星辰难以摘取。
锦绣华丽,轩窗狭窄。
心已经醉了,肩膀需要拍打。
更加十分畅饮,再三相互吓唬。
凤凰的诏书十行将回家的路近了,桂花的香气却隔着千里明年才能闻到。
趁着闲暇的时候,楼上一起凝视眼前,芦花如雪一般洁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作者首先描述了连绵几个月的阴雨天气,以及对眼前天色的困惑。接着,他表达了秋天已经进入晚年的感叹,芙蓉花遮住了道路,黄花吸引了客人停留。他提到了枥马被煎迫的说法,表达了生活的压迫感。然后,他仰望天空,看到层层叠叠的云彩和难以触摸的星辰,形容了美丽而遥远的景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华丽的锦绣和狭窄的轩窗,以及他内心的醉意和疲惫。他继续畅饮,与朋友们互相吓唬,以此来排遣疲惫和压力。最后,他提到凤凰的诏书将回家的路近了,但桂花的香气却需要千里明年才能闻到,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对秋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意象的运用,增加了诗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作者介绍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