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孙赴童科

圣泽被卷阿,髫童亦置科。
两蜗从小竞,三家至今讹。
亦漫为官耳,其将奈若何。
岂关门户事,翁已老渔蓑。

作品评述

《送石孙赴童科》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石孙赴童科,
圣泽被卷阿。
髫童亦置科,
两蜗从小竞。
三家至今讹,
亦漫为官耳。
其将奈若何,
岂关门户事。
翁已老渔蓑。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石孙前往童科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童科赴试的场景,表达了对石孙的祝福和对他未来前程的思考。诗中呈现了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命运的沉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石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石孙的祝福和对他未来前程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通过使用"圣泽被卷阿"的表述,既突出了石孙作为考生的重要性,也展示了童科考试的庄重和严肃。"髫童亦置科"一句,则以童科考试为背景,表达了年幼的童子们也在严肃对待科举,以求获得更好的前程。

接下来的两句"两蜗从小竞,三家至今讹",则表明了童子们从小就开始竞争,但有时因为一些误会而导致不公正。这种社会现象让诗人感到不解和忧虑。"亦漫为官耳,其将奈若何"一句,表达了对石孙即将踏入官场的担忧和疑惑,诗人思考着在这个复杂的官场环境中,石孙将如何应对和处理。

最后两句"岂关门户事,翁已老渔蓑"则是诗人的自省和人生思考。诗人认为,人生的成败不应仅仅与门户出身有关,而是应该注重个人的努力和品德。"翁已老渔蓑"则表明诗人自比为老渔夫,通过渔蓑象征平凡的生活和简朴的品质,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童科赴试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下的社会现象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石孙的祝福和对社会的忧虑。诗词结构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有客可与游,阙酒得无病。岂意四从事,过我不待请。洗杓挹风度,免惭林花盛。公学此味如,浑厚兼醇正。公量虚谷如,有来良善应。肯分兵厨沥,少佐笔力劲。罢营杖头钱,徐取松间径。登临旧能赋,七发踵枚乘。此兴老未衰,西日尚余映。风怒雷鼓吼,云破天一镜。山花下野鸟,诗题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甲与吾同生,君子行一周。少年各丰裕,岁晚怀百尤。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锄耰。君当往每陵,绝江汎渔舟。驾言彼就养,逝将老菟裘。衰哉随阳雁,止为稻粱谋。君看横江隼,万里凌高秋。

山断泻伊流,滩声朝暮急。东渡马将登,西堤人已立。日看东西舟,争途如不及。谁见捕鱼郎,寒蓑雨中湿。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屯云初解驳,晓日有晶辉。城郭红尘软,江湖春水肥。小舟浮绿净,芳径步熹微。起我故山思,多惭未拂衣。

谓尔夫子,缵程朱绪。卿士率连,百辟咸誉。

魂归魄散两逍遥,小小丘亭慰寂寥。守墓未须耘宿草,白蟾方护紫芝苗。

大荣大辱,能生死人。二物不并,以挠厥真。之子病闷,肠如车轮。劳尤到母,饶寒著身。世俗卤莽,辄置莫亲。文彩华艳,伏不得伸。凄吟衰号,酸入四张。夜计破午,若燕作秦。腹愤轧轧,胸奇陈陈。淮国晚岭,吴渠春津。去谢夙蕴,归逢故辛。雌火相丑,刮凿遯屯。驾风鞭霆,以脱凡

突兀毬场锦绣峰,游人士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残年垂九十,云鬓不胜繁。卖屦籴炊米,典衣租废园。山深云满屋,夜静月当门。邻曲时相过,扶行赖稚孙。

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每听塞笳离梦断,时窥清鉴旅愁多。初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习和。海内故人君最老,花开鞭马更相过。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东园风雨霁,一巷海棠开。曲折穿花去,深行忘却回。

宋家宫阙已萧萧,满目残阳照野蒿。独有两峰青不了,至今南北插云高。

丝翠最宜经宿雨,絮飞争忍逐香尘。帘垂独院无人处,一树风摇日午春。

落日重云下,哀哀闻子规。荆玉化为土,湘泪摧空枝。彼禽复何怨,岁岁号春时。春风自无情,众芳日夜衰。冉冉无终极,哀乐徒尔为。睇彼川上流,浩荡无前期。

期人至不伤秋晚,觅句无工愁夜长。谁与寒窗催好林,几重白氎一盂香。

酒边陡觉罗衣暖。独倚黄昏看。寒鸦两两下楼东。著处暗云垂地、一重重。红炉欢坐谁能醉。多少看花意。谢娘也拟殢春风。便道无端柳絮、逼帘栊。

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