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须菩提

伎俩全无始解空,雨花动地泄机锋。
欲求静坐无方所,独步寥寥宇宙中。

作品评述

《赞须菩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须菩提菩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修行者在追求心灵宁静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赞颂须菩提,
没有任何花招技巧始解空,
雨花动地释放机锋。
欲求静坐无可依靠之处,
独自行走在广袤宇宙之中。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集中在对须菩提菩萨的赞美。须菩提是佛教中重要的菩萨,以智慧和觉悟著称。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核心教义——空性的理解和体悟。作者表达了对须菩提菩萨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没有依赖任何花招技巧,直接领悟了空性的真谛。

在第二句中,诗词描绘了雨花动地释放机锋的景象。这句意味深长,可以理解为心灵的觉醒和解脱的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能量,宛如雨花破土而出,释放出无穷的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宁静和解脱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作者提到欲求静坐时却无法找到可依靠的地方,这意味着修行者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助,难以找到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

最后一句描述了修行者独自行走在广袤宇宙之中的境遇。这句诗词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常常感到孤独、茫然和渺小,但也体现了修行者对宇宙的广阔和无限可能性的认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须菩提菩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在追求心灵宁静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诗词以寥寥数语,传递了深远的禅意和人生哲理,使人们对修行的意义和困难有所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

蛾眉颦处不胜秋,长带芙蓉小苑秋。肯为君王通一笑,羽书烽火误诸侯。

未上滕王阁,先登孺子亭。朝廷党锢传,湖海少微星。独善非忘世,高风自有灵。东湖山上色,长为此人青。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鳟。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几叹红桃开未得,忽惊造化新装饰。一种同沾荣盛时,偏荷清光借颜色。

何命之薄彼载柏,岂无生处生于石。老去根犹强自争,春来石岂能相戹。蛟龙拔入盘重渊,雪霜放出参九天。至大至刚劫火后,弥高弥邵妖风前。道人澹咽得吾味,久驭清风骑紫气。吾骨到今犹未蜕,庭前自适西来意。

先生居处僻,荆棘与墙齐。酒好宁论价,诗狂不著题。烧成度世药,踏尽上山梯。懒听闲人语,争如谷鸟啼。

洁尔牲牺,既角且骍。玉俎奉将,式表纯精。祖宗斯享,毖祀以成。福禄来降,邦祚隆平。

使君分符在唐季,游刃巴西有余地。构楼下瞰大江头,醉眼日观巴水字。唐人诗句自名家,当年登鉴境何赊。遗碣空存苔藓剥,高楼一望重伤嗟。

居閒共喜迹相亲,桑户谁知遽反真。三纪周旋浑作梦,一樽离别倍伤神。旧邦犹忆江山主,新圃俄摧草木草。阴德降祥天报定,高车驷马岂无人。

企望邻邦百里余,一时文物数名家。惊人议论铿苍佩,落笔词章粲彩霞。此日相逢真有幸,何年重会恐无涯。雇余何以为君别,多愧新诗屡拜嘉。

月白玄猿哭,更残络纬悲。

数点烟香出庙门,女娥飞去影中存。年年岭上春无主,露泣花愁断客魂。

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此君臭味唯风月,底事须除数百竿。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客篱倏见野棠开,红紫无心委雨苔。闭户自偿书债去,题桥谁作酒佣来。晚知屋上青山改,老为江头白骨哀。岛瘦郊寒诗是崇,断然难画入云台。

齿德两峥嵘,严君汉伏生。勖哉恢学力,行矣赫家声。一代道宗主,三朝人老成。金篦容刮膜,管取眼增明。

隔江回首,已涉波澜。官路交肩,犹添荆棘。

日日南风费挽牵,江神知我意悠然。小舟随水随风住,不羡千帆上水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