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张子之山西》
拼音和注音
ān mǎ wú cóng fǎn gù yuán , xīn suí chūn cǎo sòng wáng s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鞍马:(名)①一种体操器械。②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用手臂支撑在马背上或鞍环上做各种动作。③鞍子和马,比喻骑马或战斗的生活:~生涯|~劳顿。
春草:春天的草。喻卑微。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王孙:(名)被封王的人的子孙,也泛指一般贵族的子孙:~公子。
无从:(副)没有法子或找不到头绪(做某件事):~下手|~说起。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鞍马无从返故园,心随春草送王孙。
去从太岳穿西岳,来自龙门出孟门。
散带仙人姑射馆,题诗玉女洗头盆。
秋深待我中条曲,共听疏钟与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