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魏大中的《良乡》
拼音和注音
zhāng yí mén xī lù , sāng qián gǔ dù f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仪门: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魏大中
明代“东林前六君子”(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之一,被誉为“大明三百年,忠烈刚强第一人”。生性狷介刚毅,《静志居诗话》称其为“骨鲠之臣”。从小家贫,《明史》列传中说他“自为诸生,读书砥行”,“家酷贫,意豁如也”。为官后清廉正直,不计个人安危多次谏诤,与权臣斗争。
原诗
彰仪门西路,桑乾古渡分。
长羁乘传马,不断出关军。
沙白迷荒戍,城黄压暮云。
车牛徵到骨,募派底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