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师观所作的《偈颂七十六首》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世不移动,
彼世不改变。
惟一坚密身,
一切尘中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深邃的哲理观点,探讨了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相。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首先,诗人指出了人世间的变化和无常。他说“此世不移动”,意味着这个世界是无法永远保持不变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的生活境遇,都是如此。这种变化是世界的本质和定律。

其次,诗人提到了来世的无变。他说“彼世不改变”,指的是来世或来世之后的世界与此世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里的“彼世”可以理解为指向宇宙或无垠的存在,与此世间相对立。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认为它是永恒和不变的。

最后,诗人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一切现象和存在都是源自于一个唯一的、坚密的身体。他说“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这里的“身”可以理解为指向宇宙或真理的本体。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和尘世的存在都是这个唯一身体的显现和表现。这个身体既是宇宙的本质,也是个体存在的根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释师观对于世界和生命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此世和彼世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于存在本质的理解和超越时间空间的认知。诗中的观点与佛教哲学中的一元论和无常观念相契合,以简练而深远的语言传达了这些思想。

诗词中的意象简明扼要,语言精炼,使读者能够在短短的几句话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关注世间的变化和无常,并指出超越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体。这种思考方式对于人们在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中寻找平静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之,《偈颂七十六首》中的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释师观对于世界和生命的思考和领悟。它通过对于世间变化、来世无变和唯一身体的描绘,呈现了对于存在本质的洞察和超越时空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哲学和禅宗的色彩。

诗词推荐

趯翻先死海,踏倒涅槃岸。世上无活人,黄泉无死汉。

羸马常愁趁早朝,斥归幸复侣渔樵。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心乐箪瓢同鼎食,身安山泽谢弓招。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谢傅英声高可攀,结茅积土想东山。常忧胜概一朝尽,岂信风流千古还。尘尾蒲葵供永日,酒樽棋局奉欢颜。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闻道姓名多改变,只今偕是圣朝臣。

粉墙斜搭。被伊勾引,不忘时霎。一夜幽香,恼人无寐,可堪开币。晓来起看芳丛,只怕里、危梢欲压。折向胆瓶,移归芸阁,休薰金鸭。

西园摘处香和露。洗尽南轩暑。莫嫌坐上适来蝇。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井花浮翠金盆小。午梦初回后。诗翁自是不归来。不是青门、无地可移栽。

绕树行百匝,临池把一杯。白知茶蕊上,红对烛花开。已作寻芳去,何辞尽夜回。恶风无藉在,明日满苍苔。

人见寒云冻欲垂,暄呼争愿玉花飞。谁知万里征途上,季子囊中未有衣。

千尺危桥跨浪雄,压桥虚阁势凌空。直疑有路通银汉,又讶横天卧玉虹。尽挹江山归醉目,独开怀抱向清风。却嗟景出天随后,不得当年一咏工。

虢国潜行韩国随,宜春深院映花枝。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邠王小管吹。

空明无际了寒天,戍堠消锋弩绝拳。平白万方包险秽,清冷一片起沉绵。山登姑射欣逢岁,贼破淮西欲问年。更长嘉陵千尺浪,春风稳送五湖船。

诗肩重与毂尘摩,旁县孤村邀我过。晏昼江山开调远,晴宵星月照临多。眼为幻使不由我,心与空俱无复它。百里一轮大圆镜,发奁开幭鉴如何。

太子池南楼百尺,八窗新树疏帘隔。黄金铺首画钩陈,羽葆亭童拂交戟。盘纡阑楯临高台,帐殿临流鸾扇开。早雁声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

瓦屋三间宽有余,可怜小陆不同居。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非郭非山住,萧然乐有余。昼长延客话,夜静课儿书。药润晴时晒,蛙硗雨后锄。近来生计好,新味富佳蔬。

引水何妨蓺芥菘,圃功自古补三农。恨君不见岷山芋,藏蓄犹堪过岁凶。

人情不似溪流水,不改当时枕上声。

貌与心俱古,岁寒松桧苍。学高眸炯月,吟苦鬓先霜。能赋秋宾早,收功晚节香。满门弓冶趣,有鹗待云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