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东阳的《初赴郊坛看牲》
拼音和注音
lóu tái dì yuǎn xī wén lòu , dēng huǒ mén kāi yè dào c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灯火:(名)泛指亮着的灯:万家~。
楼台:(名)①(方)凉台。②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先得月。
台地:台地táidì高出于附近邻域地表面的平的或接近于平的地区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奏书初出太常卿,隔日分官次第行。
骑士拥尘随辇道,牺人投牒报牲名。
楼台地远稀闻漏,灯火门开夜到城。
归向玉堂题笏记,坐听金钥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