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四月望观帝师发思跋影堂》
拼音和注音
cháo guān lì suí xǐ , rú zài gěi gū y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随喜:1.佛教用语,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拍手喝彩。~,~!也算我一份儿。2.旧指游览寺院。
如在:《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佛子来西竺,巍然南面尊。
法筵花散漫,香殿玉温黁。
龙象诸天下,钟螺竟日喧。
朝观立随喜,如在给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