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桥诗(并引)

惠州之东,江溪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
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销石矴,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
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阁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榜曰西新桥。
皆以绍圣三年六月毕工,作二诗落之。

作品评述

《两桥诗(并引)》

惠州之东,江溪合流,
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
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
以四十舟为二十舫,
铁销石矴,随水涨落,
榜曰东新桥。

州西丰湖上有长桥,
屡作屡坏,
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
为飞阁九间,
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
榜曰西新桥。

皆以绍圣三年六月毕工,
作二诗落之。

中文译文:
惠州东部,两条江溪汇合,
有桥,多数已废弃,只能用小船渡过。
罗浮道士邓守安最先建造了浮桥,
用四十艘船做成二十艘舫,
用铁锁和石矶固定,随着水的涨落,
题名为东新桥。

在州的西侧,丰湖上有一座长桥,
多次修建多次毁坏,
栖禅院的僧人希固修建了两岸的飞阁,
共有九间房屋,
全部使用石头、盐和木材建造,坚固如铁石,
题名为西新桥。

两座桥都在绍圣三年六月完工,
并写下了两首诗来纪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座桥梁的建设过程和背后的故事。苏轼通过叙述这两座桥的历史和建造者的努力,展现了人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首先,诗中描述了东新桥的建设情况。邓守安是罗浮山道士,他用四十艘船制作了二十艘舫,采用铁锁和石矶固定,使得桥梁能够适应水位的涨落。这座浮桥的建设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通过描绘邓守安的努力和智慧,诗人表达了对工匠和发明者的赞美。

诗中还描述了西新桥的建设情况。这座桥位于州的西侧,经历了多次修建和毁坏。僧人希固在栖禅院的努力下,修建了两岸的飞阁,使用了坚固的石头、盐和木材,使桥梁坚如铁石。通过描述西新桥的建设过程,诗人展示了人们对于桥梁的重视和对历史遗迹的保护。

整首诗以描述两座桥的建设为主线,通过描绘建设者的努力和智慧,表达了对工匠和发明者的赞美。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桥梁的建设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工匠们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通过描绘建筑的背后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月照参差海上峰,飚轮度处灭行踪。玄冥宫里留宵宴,传得新方解扰龙。

叠萼黄心紫瓣柔,秾薰粉腻入香篝。应知上苑清和转,聊为东皇款曲□。拂拂靓香遗片异,鳞鳞刺叶矮丛抽。夜长还有人空度,花里相延月一钩。

岸傍高士陆龟蒙,羌雁曾徵恋钓筒。船户平居两山下,图经分载几州中。

谁道江南春有寒,未经社日衣能单。桑麻过雨日夜长,桃李因风高下残。旧说中州政如此,了知瘴气不能干。天公似悯斯民病,故体淳熙诏令宽。

乾元门上赭袍光,雉扇初开散御香。郊祀一千年运祚,赦书三万里封疆。人间早木沾皇泽,天上咸韶送寿觞。惆怅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著,回日画眉看。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破驿荒凉晚解鞍,急呼童碧敌轻寒。南中气候从头错,人日青梅已酽酸。

诸到江西得正宗,后来曾吕出群雄。大阳遗履归何处,端欲从公一破聋。

词场士气久衰颓,得丧关心日九回。但使圣朝闻鲠论,不妨夫子逊论魁。

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生前封侯死庙食,云台突兀秋山高。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

买牛耕剡曲,举世笑迂疏。流落愈忧国,衰残犹读书。滔滔安税驾?耿耿独愁余。破屋秋多雨,情怀用底摅?

倅廨偏宜置酒过,亭前花月至今多。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载兜娘此地歌?

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赤玉刻缜栗,丹芝谢雕槁。鲜鲜云叶卷,粲粲凫翁好。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

杏花开后不曾晴,败尽游人兴。红雪飞来满芳径。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翁亭。

山为骊龙蟠,谷作骊龙蟠。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小槛明窗曾不住,闲花芳草遣谁栽。但须匹马寻幽胜,携取清樽到处开。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闲中气味真,真处是天民。富有林泉乐,清无市井尘。烂游千圣奥,醉拥万花春。莫作伤心事,伤心愁杀人。

江边事事作山家,复有山斋著水涯。一壑阴晴生草树,六时喧寂在莺花。潮寻故步沙频失,烟叠新痕岭若加。信宿也知酬对浅,暂将心迹寄幽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