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寅的《题画廿四首(其五)》
拼音和注音
kōng shān jì mò rén shēng jué , láng hǔ zhōng jiān dú dào j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空山:空旷的山谷。
寂寞:(形)孤独冷清。[近]寂寥。
中间:(名)里面;当中:我们~他最高。②(名)正中;中心:广场~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③(名)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④(形)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派|~势力。
人声:人声rénshēng人类在说话、歌唱、哭泣或喊叫时发出的声音远处传来人声。
道经:路过。遵行的准则。道家或道教的经典。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原诗
百尺松杉贴地青,布衣衲衲发星星。
空山寂寞人声绝,狼虎中间读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