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致君见寄望海亭诗

领客闲登木杪亭,坐来四面对峥嵘。
野田散漫高低绿,湖水瀰茫远近清。
览胜喜穷千里目,放怀笑引百壶倾。
酒阑未用忙归去,更看亭前海月明。

作品评述

《和王致君见寄望海亭诗》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领客闲登木杪亭,
坐来四面对峥嵘。
野田散漫高低绿,
湖水瀰茫远近清。
览胜喜穷千里目,
放怀笑引百壶倾。
酒阑未用忙归去,
更看亭前海月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和王致君一同登上木杪亭,俯瞰四周壮丽的景色。野田散漫,绿色起伏,湖水广阔辽远,清澈透明。作者在观赏胜景时,喜悦之情油然而生,百壶美酒也随之倾泻而出。然而,酒宴结束之后,作者犹未饮尽,匆忙离去,继续眺望亭前明亮的海上月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登高远眺时的欢愉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的"领客闲登木杪亭"揭示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上高处亭台,以便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四面对峥嵘"一句表达了作者所见景色的壮丽和高耸,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接着,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野田散漫高低绿"和"湖水瀰茫远近清"描绘了丰富而宏伟的自然景观,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在这美景中的所感所悟。"览胜喜穷千里目"表明作者在观赏胜景时,心情愉悦,并能拥抱整个世界。"放怀笑引百壶倾"则反映了作者的欢愉心情,他敞开心扉,畅快地享受酒宴。然而,酒宴结束之后,作者不得不匆忙离去,留下了未尽之欢。最后一句"更看亭前海月明"则表明尽管酒宴结束,但作者仍然对亭前的海上月光充满期待,预示着未来更多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抒发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美景的喜悦和对愉悦事物的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欢愉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

无花地亦香,有鹤松多直。向此奚必孤,山僧尽相识。

未审初三月,嫦娥怨阿谁。嬾开十分镜,祇画一边眉。

苇篷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七十四年明日是,三千里外未归人。酒篘泉涌如迎节,诗句云生喜见春。贺客不来知我病,邻家窃语笑吾真。时人莫作乐天看,燕坐端能毕此身。

荔达阳膏动,冰解水纹融。天花四面碧,日气几竿红。不言双燕晚,为叹玉箱空。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西方骨董南方宝,留镇曹溪几百年。自是后人当不得,有如翁者亦单传。

皇家基业天与隆,金枝玉叶槃石宗。我皇圣德摩苍穹,朱邸森列庆所钟。仲氏吹箎何雝雝,云梦八九罗心胸。群经读遍巾箱中,笔端豪气舒长虹。殿前玉佩声冬珑,天人眉宇辉宸枫。大名起魏茅士封,黄旛豹尾双镇雄。宣城名郡烦凭熊,政绩越过黄与龚。楼前叠嶂横云空,佳句不减玄晖工。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偶先托质逢知己,独未还家作旅人。世上路岐何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

之人虽蚤病,对客每清言。不信疾为累,要称学有原。籧篨视名器,果蓏指乾坤。长短何须问,传家已抱孙。仲氏气无前,为文思涌泉。飘然落笔地,时出疾邪篇。杶干要经雪,骅骝行著鞭。凄凉悲故客,不及见华颠。

霜氯凛闺妹,严风老更癯。诗书谓有子,门户可无夫。鶵凤横秋鹗,孤鸾啼夜乌。长松有风雨,枯草但平芜。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竹外池塘烟雨收,送春无伴亦迟留。秦城马上半年客,潘鬓水边今日愁。气变晚云红映阙,风含高树碧遮楼。杏园花落游人尽,独为圭峰一举头。

一个驴鸣两个贼,堪与诸方为轨则。正贼草贼不须论,大施门开无壅塞。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

神地之道,粒令有先。向蔼祈报,礼严豆笾。降登裸荐,罔或不虔。以似以续,宜屡岂年。

皎皎石上月,飕飕松下风。清绝谁领会,倚仗送飞鸿。

且尽一杯酒,莫问百年忧。胸中多少磊块,老去已难酬。见说旄头星落,半夜天骄陨坠,玉垒阵云收。世运回如此,稳泛辋川舟。鸥鹭侣,猿鹤伴,为吾谋。主人归也,正是重九月如钩。便把三程为两,更趱两程为一,尚恐是悠悠。旁有渔翁道,肯负白苹洲。

岁事何仓卒,微吟寄各情。野耕方刈熟,邻酿已沽清。归雁年年急,寒烽处处明。予衰倦流转,梦想玉阶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