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卓英英理笙

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
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作品评述

诗词《和卓英英理笙》是唐代眉娘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但于闺阁熟吹笙,
太白真仙自有情。
他日丹霄骖白凤,
何愁子晋不闻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吹笙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阁中娴熟地吹笙的情景。诗中提到"太白真仙自有情",暗喻诗人自比为太白山的仙人,表达了对音乐的情感倾注。接着,诗人心中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吹奏出仙音,像传说中的丹霄骖凤一样传遍世间,不再被人忽略。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反映了唐代女性对于自我表达的渴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子的闺阁生活局限于家庭,诗人通过吹笙这个形象,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展示才能和被人关注的渴望。

此外,诗中运用了太白山和丹霄骖凤这样的神话传说元素,使诗词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这种技法既表现了唐代诗歌热衷于描绘神话传说的特点,也对传说中的华丽和珍贵之物产生了向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自我展示的渴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对于自我发展和被关注的愿望。通过运用神话传说的元素,诗词更加丰富多样,有一种空灵和高远的意味。

诗词推荐

绮席风开照露晴,只将茶荈代云觥。繁弦似玉纷纷碎,佳妓如鸿一一惊。毫健几多飞藻客,羽寒寥落映花莺,幽人独自西窗晚,闲凭香柽反照明。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高楼半落晖。叶從金地下,云向玉京飞。欲问西来意,谁传智者衣。

相看鬓似丝,始作弄璋诗。且有承家望,谁论得力时。莫兴三日叹,犹胜七年迟。我未能忘喜,君应不合悲。嘉名称道保,乞姓号崔儿。但恐持相并,蒹葭琼树枝。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於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金缕开辰分五色,长丝献寿祝千年。垂衣日月承嘉庆,真祖飚游正在天。

庭前细雨湿莓苔,花鸟知时不待催。茂院天葩开满树,一声清晓杜鹃来。

惯被好花留住。蝶飞莺语。少年场上醉乡中,容易放、春归去。今日江南春暮。朱颜何处。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数。

强敌凭后极,神天亦恶盈。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此行如破竹,不战复三京。

灌溉工兴古洞荒,洞门□蔽碧池傍。□□□□□□□,□□波□□□霜。□□□□□□□,□窗□月□寒光。□□□□□□□,□□□□代是□。

掾局劳才子,新诗动洛川。运筹知决胜,聚米似论边。宴罢常分骑,晨趋又比肩。莫嗟年鬓改,郎署定推先。

潭心山顶碑何在,凤翥龙翔梦亦非。野锸狼烟参井亩,城开雁坡入江圻。蟠胸橐帙千年当,手到鸡锋一映微。应待经行阡陌偏,唤登文石问兵机。

不可得三心,圆光得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溪上同舟送,江头独步归。秋风方落木,客路要添衣。故旧询安否,形容话瘠肥。吾行犹许远,尔去复谁依。

春江足风雨,雨里送江行。黄绶我白下,弦歌翁武城。题舆适兹地,捧檄重相并。邂逅得兄弟,从游成友生。临分皆有赠,虽病可忘情。中垒经穷旨,建安诗著名。绝知传世远,可但决科荣。江右连江左,相期茂厥声。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西苑迢迢隔绛河,遥瞻禁御渺烟波。天临偏甸开仙仗,日下平芜散玉珂。宫漏漫从三殿报,炉烟别向九霄多。龙池会有承恩处,谁唱清平第一歌。

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

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论寰中英气,人尽说,古青州。看东坼沧溟,西瞻泰岳,南控营丘。千古能称管晏,道而今、人物更风流。磊落曝书公子,从前从事公侯。勋名初不愿依刘。耿耿连良寿。听万里揄扬,一门冠盖,三世箕裘。屈指瓜期已还,愿平生、相遇尽卿俦。好记寿觞先举,莼鲈江上新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