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之书记

大用现前全体是,圣凡情尽影难留。
钵盂根底三千界,拄杖头边四百州。
云作伴,月为俦。
到家别有通天路,把定牢关辊绣球。

作品评述

《送之书记》是宋代释慧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别书记,大用现前全体是,圣凡情尽影难留。
钵盂根底三千界,拄杖头边四百州。
云作伴,月为俦。
到家别有通天路,把定牢关辊绣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书记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佛教修行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大用现前全体是,圣凡情尽影难留”暗示了人们在世间的众多角色和身份,无论是高贵的圣人还是普通的凡人,最终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这种无常的真相使人们对生命的片刻珍惜和离别的情感更加强烈。

接下来的两句“钵盂根底三千界,拄杖头边四百州”运用佛教的象征语言来描绘书记的形象。佛教中的钵盂和拄杖都是出家人修行的标志,表明书记是一位虔诚的修行者。三千界和四百州则代表着广袤无边的世界,暗示了书记的修行是与众多众生和广阔世界相联系的。

接下来的两句“云作伴,月为俦”描绘了书记修行的境界。云和月都是自然界中的象征,云象征着虚空和无形,月象征着明亮和慈悲。这里的意思是,书记的修行超越了尘世的束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境界。

最后两句“到家别有通天路,把定牢关辊绣球”展示了书记修行的归宿。通天路是指通向佛教的圣地,也可以理解为通向永恒和解脱的道路。关辊绣球则是佛教文化中常用的象征物,表示修行者已经把握住了解脱的钥匙。这两句表达了书记修行的目标是超越尘世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解脱和境界的升华。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通过佛教的象征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书记修行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诗词中融入了佛教的修行观念和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离别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诗词推荐

人生行乐尔,行乐则心闲。尽既无所用,和气滋容颜。卫生有此妙,余事皆可删。若益兼忘理,敢告知识间。

飘飘上崇冈,游目眺西山。高山丽晴景,超然神虑闲。群峰竞奔峭,历历纷上干。西连雁门阻,东瞰沧海湾。信哉天地灵,万古开险艰。兴言展良游,缅邈不可扳。但看芙蓉色,隐映青云间。灵踪良可感,览胜自忘还。

鸢鱼自飞跃,鸟兔自追奔。中有古道在,难与时情论。

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孙公副正居何处,紫极之宫。待客谦恭。高下相看动已躬。似张弓。劝贤早认真修炼,斡运灵宫。省可恭恭。锦箭如丝射宝躬。不须弓。

寿乐长生宴,欢声满座频。华灯留五日,今夕庆千春。且作山中相,直诚天上人。儿孙列庭下,冰玉更相亲。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移床就堦下,看月出林端。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绛蜡烧残夜未分。宝筝声缓拍初匀。斗枢光照坐生春。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凤城西去断离魂。

贰觞具举,承神嘉虞。神具醉止,眷焉化都。我几方新,我亩伊殖。时阳时雨,翳神之力。

五行颠倒。火里栽莲君莫□。□要东牵。引取青龙来西边。一阳时候。□□温温光已透。消尽群阴。赫赤金丹色渐深。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奇祸一朝作,飘零至於斯。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修途缭山海,岂免从闍维。荼毒复荼毒,彼苍那得知。岁冕瘴江急,鸟兽

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旅游到处羞贫贱,好向人前讳姓名。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金珠不解忧,麴糵堪适情。隘哉沉湘人,独以醒自名。生居禁酒国,焉得壶觞倾。闭门求一醉,无乃干天刑。若伊旷怀襟,道在宁营营。详观中圣言,当与智者评。

控弦谁敢与争锋,细柳将军眼自空。拊髀何须长叹息,分明颇牧在云中。

独来独去何人识,厩马朝衣野客心。闲爱无风水边坐,杨花不动树阴阴。

喜气满清门,庆集还新样。卜醉筵开意转浓,昨日今朝两。愧我一年多,见汝双欢晚。自觉人生此会稀,有酒宁论盏。

我闻其声。载坐载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