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土河馆遇小雪

薄雪悠扬朔气清,冲风吹拂毳裘轻。
人看满路琼瑶迹,尽道光华使者行。

作品评述

《和土河馆遇小雪》是苏颂的作品,写的是遇到小雪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雪悠扬朔气清,冲风吹拂毳裘轻。
人看满路琼瑶迹,尽道光华使者行。

译文:
薄薄的雪片飘扬,朔风清寒,吹拂着轻薄的毛皮衣裘。
人们看着道路上铺满了美丽的雪花,纷纷说这是光彩照人的使者在行动。

诗意:
《和土河馆遇小雪》描绘了一个小雪纷飞的冬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寒冷的季节中人们对轻雪的喜悦之情。诗中朔风清寒,薄雪片飘扬,呈现出冬天的寒冷和静谧。人们欣赏着道路上被雪花点缀得如琼瑶般美丽的景色,纷纷称颂这些雪花是光彩夺目的使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勾勒出了冬日小雪的美丽景象。苏颂通过描写雪花的轻盈和飘逸,以及寒冷的朔风,传达出冬天特有的清冷和安静。雪花点缀在道路上,给人一种琼瑶美景的感觉,形成了一幅冬日的画卷。人们对这些雪花赞叹不已,将其比作光华夺目的使者,突显了雪花的美丽和神秘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小雪的景象,展现了苏颂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力。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把握,苏颂将冬天的冷寂与雪花的美丽相融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简约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韵味,让人们感受到冬日小雪的美好和诗意的魅力。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寒城初落叶,高戍远生云。边事何须问,深谋只在君。

烈日炎风鼓大炉,藤床瓦枕开门居。屏书居士持斋日,挂壁禅僧问法图。邻汲满携泉似乳,新舂旋籴米如珠。饱餐饘粥消长夏,况值饥年不敢余。

中州寒燠与南异,常恨梅花开不早。今年朔雪冬不飞,腊月繁英似南好。君怜芳物感时节,愁见高风冻雪扫。苦嗟十九不称意,徒自令人颜色老。雪迟梅早非我力,会使金樽日倾倒。

老病倦游陟,偶寻溪友期。残冰拥鱼笱,新暖入桑枝。山崦巨然画,烟村摩诘诗。何人为收拾?媿我不能奇。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笙歌留远棹,风雨寄华堂。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

夜坐飞蚊息,凉生户牖中。稍披风力快,俄听雨声雄。疠疫千家净,炎蒸一夕空。安眠知处处,端的谢天公。

费生市井儿,未尝识神仙。偶然壶中去,谓是别有天。幻化且不解,《真诰》安能传。那将食色身,妄弄刑赏权。果然失符后,众鬼不见怜。

崎岖世路最先回,窈窕华堂手自开。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无奈向、兰成憔悴,乐广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

树树都吟遍,须还千亿身。未应分寸地,能著许多春。丈室来诸佛,悬珠内众真。闭门参此妙,一笑月痕新。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千峰冷截冥鸿处,一径险通禅客归。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阿柴冠尚痴,阿{左木右谷}晬欲死。盘也年未强,早为贫出任。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敬则能蒞官,敏则能决事。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僮亦人子耳,勿心盛气命。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白发逢秋王,丹砂见火空。不能留姹女,争免作衰翁。赖有杯中绿,能为面上红。少年心不远,只在半酣中。

混不得,类不齐,六爻宛转见重离。夜深下视千山白,不是其中人不知。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流落复蹉跎,生崖总几何。羁游故交少,归思夜深多。纵目怀青岛,遥天浸白波。谁令贪眺睡,到处被诗磨。

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