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李联琇的《三百三十有三士亭歌》
拼音和注音
sān shān jí tǔ jīn yì pín , ān yòng hán chóng shū suàn m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李联琇
不详
原诗
吾闻羊城使院仙掌石,九曜飘零太湖白。
当年刘疏药洲,锾罚罪人运灵壁。
鲰生不作岭南游,未抉榕根摩藓刻。
落星浩劫话沧桑,遥悯千夫困鞭策。
何如遗爱播瓯闽,庭贽纷纶献瑶席。
北平学士创池亭,点首诸樊语鸿迹。
珊瑚入网竞罗珍,羔雁成群俨披籍。
归装不压郁林船,载酒奚夸扬子宅。
后来司空摹作图,题墨曾邀先大夫。
诗中恨不拜石丈,太息輶轩迅一驱。
夙披手泽怅难见,两世神交迟觌面。
石渐兀臲亭更倾,重整规模供赏燕。
漫怀学士与司空,坐亭读诗泪如霰。
皋鱼风木触悲辛,召伯甘棠迹未沦。
去思在口兼在目,远利近名非所珍。
三山瘠土今益贫,安用寒虫输算缗。
臣门不费一钱贽,怪叹峰峦重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