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十八年前蜀道还,维舟曾记此龙湾。
江流万里元依旧,药市蚕丛兴未阑。

作品评述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部诗集。以下是对其中一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金陵杂兴二百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泂

十八年前蜀道还,
维舟曾记此龙湾。
江流万里元依旧,
药市蚕丛兴未阑。

中文译文:
十八年前,我曾从蜀道返回,
维舟曾停泊在这龙湾。
长江水流依旧向东流去,
金陵的药市和蚕丛仍然兴盛未衰。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变幻和恒久。诗人回忆起十八年前曾经经过蜀道回到金陵,他记得停泊在龙湾的船只。然而,尽管岁月流转,长江的水依然向东流去,金陵的药市和蚕丛仍然繁荣兴盛。这种景象传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常感,同时也表达了金陵这个城市的韧性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金陵的景象,展示了时间的推移对城市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人以自己的视角,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象征着永恒和不变。尽管岁月流转,金陵的景象依然如故,药市和蚕丛的兴盛也表明了城市的繁荣。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景象和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岁月长河中的变迁,以及城市和人们生活的延续与变化。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不复硉兀如堵墙,索河水甘殊未央。天工作意与一饱,端是今年春草长。

天若许人登,青山高不止。地若许人穷,黄泉深无水。量诸造化情,物成皆有以。如何上青冥,视之平若砥。日下骋琅玕,空中无罗绮。但见势腾凌,将为长如此。炫耀一时间,逡巡九泉里。一种为埃尘,不学堕楼死。

虏入中原力不支,洛阳名胜浪相拥。可怜挥麈人如璧,半夜排墙尚未知。

难觅安必法,聊凭遮眼书。意传言以外,夜惜昼之馀。

庙廊谒贤饭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阎公大学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雾。曰我天南有严亲,滫瀡旨甘奉朝暮。得一泮永广文官,匹马扁舟遂南渡。未爱红药当阶翻,但忆芝山携酒句。江东自鄱溯江西,郡曰青原洲白鹭。欧阳文逮周益公,诚斋诗传杨长孺。比户弦诵家书灯,子往为师异瓜戍。

一堆红雪媚青春,惜别须教泪满巾。好在明年莫憔悴,校书兼是爱花人。

双鬟绿发齐,多笑荐红落。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青风。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

积霭沈诸壑,微阳在半峰。(《省试霁后望钟山》)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赭白何曾变,玄黄

千门灯火,九街风月。

都人共喜太师回,比户争迎不得催。正值土楼滩水浅,大家出手挽船来。

八九雨点青春老,三两莺声绿荫深。眼界无尘归路称,丹青难画此中心。

喜见家山喜见晴,乾坤都属舞雩春。家山自是山无数,认得春风定可人。

这华宗,能顺我。净意清心,认取逍遥卧。日日凡尘仍便躲。管取教公,快乐无摧挫。早回头,休漫过。灭尽无明,远了寻常火。点灵光山上锁。稳驾白云,五色霞中坐。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岸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寒云片日忽吹开,历井扪参得得来。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

玉带红花供奉班。里头新样总宜男。闹装鞍辔青骢马,帖体衣裳紫窄衫。云鬓重,黛眉弯。内家妆束冠江南。轻裘缓带风流帅,锦绣丛花拥骑还。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误人仙源不记春,花间一见喜津津。可怜尘迹空遗恨,一树桃花经几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