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柏渡(在昭化县)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
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
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飖.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
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
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
孤光隐顾眄,游子怅寂寥。
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作品评述

《桔柏渡(在昭化县)》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
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
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飖。
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
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
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
孤光隐顾眄,游子怅寂寥。
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中文译文:

青冥的寒江上渡过,用竹扎成了长长的桥。
竿子湿了,烟雾缭绕,江水不停地风吹。
竹篙连连动,像美丽的姑娘舞蹈,
征衣飒飘飖,像旅行者的衣裳飘扬。
急流中鸟鹨散开,岸边的乌龟傲视群雄。
从此,向西行驶,东逝将无法追求。
通向荆门高路,广阔见海潮。
孤独的光芒隐匿,游子心中寂寥。
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洗净胸怀,
只能越过山椒前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桔柏渡上渡江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江水的寒冷、江风的凄凉,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和追求高远的心愿。

诗中的青冥寒江和竹为长桥,给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感觉。诗人通过描述竹篙动来援引江水跌宕的景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湍急和激流的状况。

诗中的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飖,通过描写竹篙和征衣在风中飘动,表达了诗人自己奋发向前,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急流中鸨鹢散,绝岸鼋鼍骄,描绘了江中鸟鸟散去,岸边乌龟自以为是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江中的生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高远的心愿和内心的孤独。诗人希望能够超越现实,追求更高的事业和境界,但他也感到自己的孤独和苦闷。诗中的山椒象征了困难和艰辛,诗人通过越过山椒来展示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既描绘了具体的景物,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抒发。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玉座临轩宴近臣。御楼灯火发春温。九重天上闻仙乐,万宝床边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劝醉醺醺。岂知头上宫花重,贪爱传柑遗细君。

欢游俯仰皆陈迹,薄宦须臾即色空。试忆昔年双桂会,只如前日梦魂中。

闻道西亭偶独登,怅然怀我未忘情。新花自向游人笑,啼鸟犹为旧日声。因拂醉题诗句在,应怜手种树阴成。须知别後无由到,莫厌频携野客行。

烟扉乱晴旭,遥见西林山。忆归东湖远,人家春树间。荆扉映水掩,应待庞公还。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无端被谮枉遭迍,卷载有馀作俗人。今日再归三峡寺,几多道好几多嗔。

正则灵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无。我尝痛饮读□□,□乃复览九歌图。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坤马中孚鹤,鼎虎革豹未济狐。载鬼一车豕负涂,先张之弧后说弧。奇奇怪怪浩以博,湘累取以为范模。东皇太一九霄下,百灵护驾飞龙趋。云中之君俨帝服,眇视四海翔天衢。

暂从中秘辍丝纶,同是羔羊退食臣。偶为庭花留坐客,岂知宫树管离人。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极目春明门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邯郸城头下白日,邯郸市上风萧瑟。故垒空余鸟雀悲,荒垣只见狐狸出。何王坟墓对山阿,尚忆诸侯征战多。赵客归来重毛遂,秦军老去畏廉颇。黄尘白草宫前道,鬼火如灯夜相照。公子秋来不见过,美人月下那闻笑。当时冠盖激浮云,挝钟考鼓宴青春。只今惟有邮亭树,还送年年行路人。

天外青鸾不复归,萧萧短发日成丝。寒梅不管人憔悴,故著新花满旧枝。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遯犹当未老时。东晋虽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神仙久留滞,清切伫飞翻。忽佐南方牧,何时西掖垣。高车自兰省,便道出荆门。不见河梁别,空销郢路魂。

羊公风绩几经秋,独绕龟趺为少留。欲问荆人寻旧事,一江清泚自东流。

园繁鸟不绝,花落香犹清。去旆难仿佛,归帆空月明。寄书知雁晚,解缆记潮生。只在湘江畔,谁通畴昔情。

簟如秋水憩回廊,素月分辉百倍凉。山木交加无意绪,故教疏影到人床。

蝇头蜗角使人愁,贪先务胜如争舟。隐心空逐市朝乐,着眼未省林泉幽。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怀哉古道久寂寞,凤鸟不至三千秋。孰知名教真乐地,徒以得失为已忧。骑马四驰失其驭,放豚一去何当求。羡君渊源得所自,结交道义相追游。

束发河山百战功,白头富贵亦成空。华堂不著新歌舞,却要区区一老翁。

橘绿橙黄秋正好,霜飙洗尽炎威。江南多秋热,至九日而后凉。园林木落望中奇。俊游方得意,楚客为谁悲。况有风流文字饮,何妨同醉东篱。狂歌犹记少陵诗。地偏初衣裌,山拥更登危。

田田秧稻半青黄,比屋人家煮繭香。新绿侵人襟袖爽,满川烟水助清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